终于动真格了,不再打嘴仗了 这件事得从11月23号那天说起,中国海事局通过大连

记实馆 2025-11-28 20:04:02

终于动真格了,不再打嘴仗了 这件事得从11月23号那天说起,中国海事局通过大连海事局发了个正式通告,明确说了从当天下午4点开始,到12月7号下午4点,整整两周时间,渤海海峡和黄海北部的一块海域要执行军事任务,任何船只都不能进。 四个精确到分的坐标点,严丝合缝框住了渤海海峡最核心的水域,这可不是随便在地图上画个圈玩玩,要知道渤海海峡可不是普通的海域,它是渤海通往黄海的唯一通道,相当于整个北方海域的“嗓子眼”。 同时,东北三省90%以上的外贸集装箱都得从这儿过,北京、天津的海上安全也全靠这道屏障守着,宽105千米、平均水深26米的海峡,被庙岛群岛分成14条水道,哪一条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把禁航区精准定在核心区,本身就说明这次不是走个过场。 通告发出去没两天北海舰队就进场了,这效率也能看出来“不玩虚的”,以往偶尔也会有军事任务的通告,但大多是“点到为止”,这次不一样,从装备部署到现场管控,每一步都透着实战的架势。 而且别以为搞军事禁航就是“一刀切”断了所有航运,咱这次考虑得周全得很,之前可不是没吃过亏,2024年有艘英国籍的散货船,仗着船大就硬闯砣矶水道的军事禁航区,最后闹出来的索赔纠 纷至今还在打官司。 2025年7月更悬,一艘129米长的外籍油轮偏离航线,眼看就要冲进禁航区,还好烟台海事局的值班人员反应快,14分钟就喊话让它转了向,要是晚一步,不光军事任务受影响,附近的水产养殖区也得遭殃。 也正因为有这些前车之鉴,这次任务前就把功课做足了,给70米以上的外籍船舶划了智能电子围栏,只要靠近禁航区,系统立马声光报警,值班人员的手机还会收到短信提醒。 2025年上半年烟台辖区的军事禁航区已经实现了“零穿越”,这可比喊十句“禁止驶入”都管用。 并且这次任务把“回应外部挑衅”落到了实处,以前面对一些别有用心的外轮违规,顶多是口头交涉几句,对方转头该咋来还咋来,毕竟光靠嘴说,既没威慑力也没约束力。 但这次不一样,直接划定实打实的禁航区,北海舰队进场后,不管是日常巡逻还是实战演练,都是按最高标准来,相当于把“底线”直接摆到了明面上——这片水域是咱的核心区,别想着耍小聪明闯进来,真来了也没好果子吃。 而且咱也不是只顾着“硬气”,还兼顾了生态保护,渤海海峡里光是浮游植物就有147种,游泳动物150多种,任务前早就摸清了这些生态点位,演练全程避开了核心繁殖区,既完成了军事任务,又没给海洋生态添乱,这份周全,可不是光靠打嘴仗能做到的。 说到底,这次15天的军事任务,从精准划定禁航区,到舰队快速进场,再到对航运、生态的全方位考量,每一步都踩在了“实处”上。 以前总有人说咱只会“打嘴仗”,但这次用实际行动证明,咱不是不会硬气,只是不轻易亮底牌,真到了该动真格的时候,不管是划定坐标的精准度,还是应对突发情况的速度,亦或是对外部挑衅的回应力度,都让那些想钻空子的人没了可乘之机。 这比任何天花乱坠的口头警告都来得实在,也让所有人都看清,咱守护自家海域的底气,从来都不是靠嘴说,而是靠实打实的部署和行动。

0 阅读:73
记实馆

记实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