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眼了吧,赴日旅游这就是不听劝的后果,去的潇洒,想回来可不容易了。航班取消买不到票的比比皆是。 早在11月14日,外交部领事司就已经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没过两天文旅部也跟进了类似提醒,可那会儿不少人还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哪有那么巧”,一门心思往日本跑。 就说这股赴日旅游的热度有多离谱,2025年前8个月中国大陆赴日游客就冲到了671万人次,国庆黄金周更是直接把日本顶成了出境游首选,搜索热度比去年翻了快一倍,那会儿满屏都是去日本看红叶、泡温泉、逛免税店的攻略,谁看了不心动? 可偏偏11月14日外交部领事司就明明白白提醒大家近期别去日本,没两天文旅部也跟着敲了警钟,结果不少人愣是把这些提醒当成“小题大做”,心里盘算着“哪能这么巧,轮不到我头上”,收拾行李就往日本冲。谁能想到短短十几天,风向就彻底变了。 截至11月24日,光是直接取消所有航班的中日航线就有12条,名古屋、福冈、札幌这些热门旅游地全中招,这还不算完,更多航线只是没全取消,但也在疯狂减班。 国航把上海浦东飞大阪关西的航线从每周21班砍到16班,东航北京大兴飞大阪的航线直接取消了6班,就连春秋航空大连飞福冈的航线,11月28日后也直接关了预订通道。 看航班监测数据更直观,未来一周赴日航班的取消率能冲到21.6%,是一个月里最高的,天津飞大阪关西的航线取消率甚至到了65%,南京飞大阪的也接近60%,说白了,就算没取消的航线,能不能顺利飞都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说个真实的事儿,有个游客专门冲着札幌的红叶去的,提前订了11月25日的返程机票,结果临出发前收到航司通知,航班直接取消了。 他想着赶紧换票,打开购票软件一看,东京飞上海的直飞机票从平时的3000块涨到了1.2万,就算是这个价格,刷了整整一天也没抢到一张。 最后没办法,只能咬牙买了经韩国中转的机票,光中转的费用就多花了近万元,还在东京成田机场滞留了两天,每天光是酒店和吃饭就花掉上千块,原本计划的“精致短途游”,硬生生变成了“花钱买罪受”。 还有个在福冈的游客更惨,订的是南京禄口的返程航班,结果这条航线取消率高达59.4%,他连着三天守在手机前刷机票,眼睛都熬红了,航司的通知却只说“航班调整,暂无确切恢复时间”,只能每天盯着酒店窗外的街景,焦虑得饭都吃不下。 其实这事儿还不只是航班的问题,早在7月开始,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就接到不少中国公民在日本被歧视、甚至无端辱骂殴打的求助,11月这类事儿更是扎堆出现,只是这些游客当初眼里只有红叶和免税店,压根没把这些安全提醒当回事。 而且最坑的是,虽然国内航司对11月15日前买的赴日机票开放了免费退改签,但那些执意要去的游客,不少人是15日后才抢的票,连这个兜底的政策都享受不到,只能自己承担机票作废、滞留的损失。 说白了,当初有多迫不及待往日本冲,现在就有多狼狈地守着手机刷机票。 想着去薅免税店的羊毛,结果把自己“薅”进了滞留的困境;想着体验日式温泉的惬意,结果每天在焦虑中等待航司通知;想着看漫山红叶的浪漫,结果只能对着取消的航班信息叹气。 这哪里是旅游,分明是花钱买了个“不听劝”的教训。要知道官方的提醒从来都不是空穴来风,偏偏有人总觉得“幸运之神会眷顾自己”,忽略了潜在的风险,最后只能吞下返程无门的苦果,这滋味,估计只有自己最清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