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旅顺这两个立体停车场的事,说实话,一听投入2600万这数字,谁都会觉得气派。

安立路亚 2025-11-28 00:16:45

大连旅顺这两个立体停车场的事,说实话,一听投入2600万这数字,谁都会觉得气派。现代化设施,智能化操作,300多个新车位摆在那里,好像随时能解决城区停车的老大难问题。结果呢?风风光光建起来,热闹了没几天,就成了摆设。很多当地司机路过都摇头,明晃晃的钢铁搭得挺起劲,实用起来才发现问题一箩筐。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看着挺好,真用上可没那么舒服。 其实一开始的想法不可谓不美好。毕竟城市发展,车越来越多,老城区本来地方就紧张,停车难成了大家的心病。市里大手笔投钱,规划部门顶着压力画图纸,媒体宣传说可以改善环境、优化交通,大家多少都抱点期待。可等设施落地,结果却让人啼笑皆非。为什么花了这么多钱,效果却这么差?这背后不是某一个环节掉链子,而是连着好几个环节都跑偏了。 选址是第一个“硬伤”。停车楼选在剧场附近,本来有点道理,每逢演出、活动肯定人多车多。可平时那片区本身流动人口就有限,晚上和淡季几乎没什么人来。停车楼的入口出口、交通流线设计得也不太合理,有些司机为了图省事,宁愿冒点违章风险停在马路牙子上,也懒得拐进去体验一番。项目初衷是满足车位配比指标,至于实际使用需求,没人真去下工夫调研。只求数字好没考虑过司机的真实想法,真有点“拍脑袋工程”的味道。 设计上更是让人心累。停车场号称智能,实际操作流程繁琐得离谱。扫码、刷卡、机器升降,每一步都卡壳,老人家压根不会弄,年轻人一看排队,直接掉头溜走。再加上车位尺寸照搬老标准,偏偏现在路上SUV、小型MPV越来越多,很多车型进去之后两头都憋屈。有人吐槽说:“我都开不进去,何必自找麻烦?”这可不是个例,几乎成了普遍状况。设计团队要是能多和车主聊聊,或者去别的城市考察一下,未必会落到这个地步。可惜,大概谁也没这闲心。 运营管理也是个大问题,这一块的缺陷,直接决定了结局。维护费用本身就高,关键是管理团队缺乏经验,对设备保养、客服引导完全不上心。结果设备隔三差五坏,想进出都得等维修工。你要说问题不大?可只要有几次体验差劲,司机们口耳相传,谁还会主动往里去?收入上不来,设备出问题没人抢修,维修费用也舍不得花,最后只好小修小补,表面过得去就行。停车楼越来越像一堆堆废铁,成了标准的“钢铁摆设”。 更气人的是,这种低效率直接拉高了安全隐患。设备老化、系统卡顿,真要碰上电梯故障或车辆被困,谁来负责?之前就有车主吐槽,车放进去一天取不出来,工作人员也一脸无奈。时间久了,大家对安全性信心荡然无存。车不是小玩意,万一出了点状况,谁赔得起?很多司机宁愿冒点风险也不想用。 整个过程看下来,让人挺无奈。按理说,这种项目其实并不稀罕,国内外不少城市早就搞过,经验也不是没得借鉴。关键是,该调研的不调研,该改进的不改进,大把资金花下去,最后换来的却是“看得见用不着”。钱不少花,事真没办成。要真心想解决停车难,假如能多一点实地走访,更多考虑实际需求,这种状况其实完全可以避免。 旅顺这些立体停车场虽然现在状况一般,还是有改变的可能,只要运营思路能调整,设计和管理及时升级,也许有一天能把“钢铁摆设”变成真正的“城市利器”。大连作为老牌港口城市,交通压力年年都有,但愿这2600万不只是个数字,更能成为一次深刻的教训。怎么说呢,设施是死的,人是活的,问题总要有人去认认真真对待。现在回头也许有点遗憾,未来会不会变好,就得看有没有人愿意把真功夫花在刀刃上了

0 阅读:44
安立路亚

安立路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