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弄清楚了 这个冯玮之所以跳出来为日本洗白,不是他有什么实质证据,而是他为了自己的日本留学业务做宣传。 这位深耕日本研究的学者,本应凭借专业知识还原历史真相,却屡次发表为日本侵略行为洗白的言论,而这一切的背后,并非所谓的 “学术中立”,而是与他自身的日本留学业务紧密相关,这样的操作让无数国人感到愤怒与寒心。 冯玮的争议言论早已不是新鲜事。早在 2012 年凤凰卫视的一档节目中,当嘉宾提及南京大屠杀时,他当场冷笑,直言对方 “了解的情况片面”,甚至放言 “若能说清南京大屠杀前因后果,自己就爬回上海”。 这番言论并非一时口误,他还在文章中引用日本陆军省文件,将南京大屠杀的起因牵强归结为 “日军难以辨别便衣士兵”,把这场导致 30 多万同胞遇难的反人类暴行,轻描淡写为可被 “解释” 的事件。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他竟使用 “抗日分子” 这样带有侵略者蔑称色彩的词汇形容抗日英雄,作为研究日本史的学者,他不可能不清楚这个词的历史语境,其用心不言而喻。 除了歪曲南京大屠杀,冯玮还在多个历史节点上颠倒黑白。他暗示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方面的责任,造谣左权将军并非战死,甚至公开为日本甲级战犯松井石根翻案。 这些言论看似披着 “学术研究” 的外衣,实则毫无实质证据支撑,更多是照搬日本右翼媒体和军国主义支持者的虚假论调。 他的导师正是狂热否认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军国主义支持者,长期的耳濡目染让他逐渐放弃了历史真相的坚守,转而将学术变成了为自身利益服务的工具。 人们逐渐发现,冯玮之所以执着于为日本 “洗白”,核心目的是为其经营的日本留学业务造势。通过发表 “中日关系温和论”,淡化历史矛盾,吸引有留学意向的家庭选择他推荐的渠道。 这种将民族伤痛、历史真相当作生意筹码的行为,不仅玷污了复旦大学的百年声誉,更彻底践踏了教育工作者应有的道德底线。 作为享受国家资源培养的学者,他本应成为历史真相的守护者,却沦为日本右翼的 “传声筒”,用专业知识误导公众。 面对全网质疑,冯玮从未公开道歉,只是偷偷删除争议微博,而复旦大学的沉默态度更让网友感到失望。 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早已铁证如山,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日军士兵的日记、幸存者的证言都是不容篡改的历史印记。3500 万中国军民的伤亡、无数家庭的破碎,这些伤痛早已刻进民族记忆。 冯玮的行为,本质上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既伤害了民族情感,也为日本右翼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 学术可以自由,但不能没有良知;生意可以经营,但不能突破底线。 冯玮的案例提醒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历史真相,教育工作者更应坚守道德底线,不能让知识成为谋取私利、伤害民族情感的工具。历史不容歪曲,英雄不容亵渎,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坚守的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