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消息, 印度总理莫迪11月23日发文说:“我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举行了富有成效的会晤。我们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加强在创新、国防和人才流动等领域的双边合作。同时我也希望进一步巩固我们的贸易关系。日印关系是构建更美好全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领域的合作率先明确了落地路径,双方计划在印度班加罗尔和日本东京各设立一处技术联合研发中心,首期 5 亿美元的共同出资已经敲定。 合作方向没有停留在空泛的概念上,而是聚焦实际应用场景,比如针对印度气候特点研发太阳能储能技术,以及开发农业病虫害监测的人工智能系统。 这一合作既贴合印度 “印度制造” 战略中对高端技术的需求,也让日本的先进技术找到了广阔的新兴市场,形成互补优势。 此前两国在半导体领域已有铺垫,日本企业东京威力科创与印度塔塔集团的合作正在推进,而此次会晤进一步巩固了这一合作基础,让技术转化有了更坚实的保障。 国防合作的深化则体现了双方关系的升级,已经开展多年的 “东方之盾” 联合军演,计划从每年一次增加到每半年一次,还新增了海上联合巡逻科目。 首次半年期军演已确定在印度安达曼群岛举行,印度海军的护卫舰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驱逐舰将共同参与反潜和联合护航演练。 这种频次和内容的升级,让军事合作从象征性走向实质性,既提升了两国的协同作战能力,也向外界传递了双边安全合作强化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方面始终聚焦双边务实合作,并未呼应日本首相在台海问题上的相关表态,显示出两国在地区安全议题上的立场差异。 人才流动与贸易合作成为此次会晤的两大民生与经济亮点。 在人才交流方面,两国达成协议简化科技人才签证审批流程,目标三年内实现互访数量翻倍,这一举措延续了此前达成的五年内 50 万人双向交流的行动计划,其中 5 万名印度技术人才赴日交流的项目已在推进中。 贸易领域则设定了明确的增长目标,计划未来五年将当前 250 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提升至 400 亿美元,日本的丰田、本田等企业已与印度塔塔集团等达成零部件采购意向。 扩大本土生产合作以降低成本。这种贸易结构既发挥了印度农产品出口优势,也满足了日本企业对低成本制造基地的需求。 从过往合作基础来看,此次会晤的成果是长期积累的必然。 日本此前已承诺未来十年向印度投入 10 万亿日元私人投资,高铁项目虽历经波折,但此次确定引进的新型 E10 系新干线列车,将实现日本技术与印度市场的结合。 两国在半导体、关键矿产等领域的合作,既回应了印度产业升级的需求,也解决了日本资源短缺和市场拓展的问题。 这场会晤的意义远超双边层面,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区域合作重构的背景下,日印通过创新、国防、人才、贸易等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正在构建更紧密的伙伴关系。 合作中既有明确的资金支持和项目落地,也保留了各自的战略底线,这种平衡让双边关系具备了可持续性,也为地区稳定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变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