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田康之195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家族长辈曾亲身参与侵华战争,这段历史成为家族无法抹去的烙印,也让他从小便在愧疚中成长。他深知,日本国内对731部队的罪行长期刻意掩盖,即便作家森村诚一在1981年出版《恶魔的饱食》揭露真相,相关史实仍未被广泛知晓。 2001年,平田康之首次参演中国电视剧《走向共和》,饰演伊藤博文,这一经历让他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中国的历史记忆。此后二十余年,他塑造了众多日本军人角色,却始终坚持赋予每个角色独特个性,拒绝脸谱化演绎。他明白,只有真实展现侵略者的复杂与残忍,才能让观众真正感受到战争的沉重。 当接到《731》剧组的邀请时,平田康之没有丝毫犹豫,甚至主动提出免费出演。他深知石井四郎的罪恶远超常人想象:这个主导731部队的战犯,在哈尔滨平房区建立起占地120平方公里的“死亡工厂”,将无辜者称作“马路大”(意为“原木”),开展鼠疫、炭疽等活体实验,战后却通过与美军交易逃脱审判。 为了还原这个恶魔的本质,平田康之反复研读史料,走访历史研究者,力求捕捉其温和表象下的疯狂与恐怖。拍摄过程中,每当演绎到活体实验、细菌战等情节,他都因内心的煎熬而彻夜难眠,但他从未想过放弃。他知道,自己的表演承载着对数十万受害者的告慰,更肩负着传递历史真相的责任。 日本社会对侵略历史的回避态度,让平田康之的行为更显艰难。战后多年,日本学校的历史教育多聚焦于自身遭受的战争伤害,却对加害他国的史实避而不谈,右翼势力甚至攻击揭露真相的人士。回国后遭遇的辱骂与排挤,正是这种扭曲历史观的缩影。 但平田康之从未后悔,他始终坚信,唯有直面历史才能避免悲剧重演。就像731部队研究专家森正孝半个世纪来坚持揭露罪行一样,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两国的历史和解搭建桥梁。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让更多日本民众了解731部队的滔天罪行,让和平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从家族的赎罪之心到个人的坚定选择,平田康之的行为不仅是对历史的敬畏,更是对人性的坚守。在歪曲历史的声音仍未消散的今天,这样的勇气格外珍贵。历史不该被遗忘,罪责不该被掩盖,这或许就是平田康之甘愿“自毁前程”也要传递的核心信念。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