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消息 11月27日,普京在吉尔吉斯斯坦放话,只要乌军从现有阵地全部撤人,俄军立马停火;不撤,就继续打,直到打下来为止。(央视新闻) 此时的顿涅茨克战场,波克罗夫斯克正打得如火如荼。这座横跨四条高速和一条铁路的重镇,是乌军东部防线的后勤生命线,西距乌军最大基地克拉马托尔斯克仅50公里,一旦失守,东部防线就会被拦腰斩断。 俄军在这儿下了血本,集结2.7万大军、100辆坦克和160门火炮,用“小股渗透+无人机蜂群”的战术反复冲击。 11月20日的关键战斗中,俄军先派40架“柳叶刀-3”无人机分三波突袭,精准炸毁乌军3个弹药库和6门美制M777榴弹炮,随后特种部队搭乘“虎”式装甲车趁夜色突破外围防线,一度控制市中心火车站。 乌军虽抽调最精锐的第93机械化旅硬扛,甚至用“旗手”自杀式无人机炸伤俄军两名营长,但颓势已无法逆转。 俄防长8月就披露,乌军全年损失超34万人和6.5万件装备,62%军工企业被摧毁,如今兵员短缺问题更是雪上加霜——11月12日基辅市长克利奇科公开呼吁将征兵年龄从25岁降至22岁,直言“人力资源已到极限”,东部战线部分乌军连队只剩30人,连60岁老兵都被征召入伍,预备队基本消耗殆尽。 普京敢放“停火”狠话,更因为俄军手里有了“压舱石”。2025年俄军接收了超2.2万辆战术车辆和大批无人机,还新开11个无人装备专业培养人才,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翻倍。 波克罗夫斯克战场的俄军无人机,能实现“发现即摧毁”,乌军补给车队白天根本不敢动,只能靠夜间偷运,损耗率高达40%。 更关键的是,普京的表态里藏着“软硬两手”。 硬的一手是战场施压,明确要求乌军“全部撤出现有阵地”,这意味着乌军要放弃波克罗夫斯克等关键据点,等于拱手让出东部防线主动权; 软的一手是给西方递台阶,直言美国提出的28点“和平计划”可作基础,还透露特朗普将派特使下周访俄,把谈判主动权牢牢抓在手里。 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军掌握主动权,朱可夫就曾对德军提出“撤出顿河防线即停火”的条件,看似给了活路,实则逼德军放弃核心阵地。 现在普京故技重施,只不过把战场换成了顿涅茨克,谈判对手从德军换成了乌军和背后的美国。 对乌克兰来说,这道选择题根本没得选,泽连斯基政府要是答应撤兵,等于承认战败,国内民意会瞬间崩盘;不撤,就得面对俄军持续增兵。 更要命的是西方援助已跟不上,美国国会因两党之争,2025年对乌援助砍了40%,欧盟承诺的500亿欧元援助只到账一半,乌军炮弹库存只够支撑12天高强度作战。 美国的态度转变更耐人寻味。特朗普要派特使访俄,绝非突发奇想。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俄乌冲突已让美国付出超1130亿美元援助,而国内基建拨款还缺800亿,选民早就怨声载道。 更现实的是,美军把太多资源投入俄乌,导致印太方向兵力不足,这才给了中国在台海施压的机会。 普京选在吉尔吉斯斯坦说这话,还有更深的地缘考量,中亚是俄罗斯的“后院”,近年美国总想渗透,去年还在哈萨克斯坦搞颜色革命。 普京在这儿表态,既向中亚国家展示“俄军战力依旧”,稳住后院;又通过“愿谈判”的姿态,争取中亚国家对俄和平倡议的支持,孤立乌克兰。 战场之外的经济账,更让乌克兰扛不住,乌克兰农业部数据显示,2025年粮食产量暴跌60%,黑海粮食通道因战事中断,仅能靠罗马尼亚港口运出三成产量,外汇储备已跌破200亿美元警戒线。 而俄罗斯靠着能源出口,2025年上半年GDP增长2.3%,军费还能再涨15%,根本耗得起。 后续局势大概率会朝“边打边谈”方向发展。俄军会在波克罗夫斯克加大攻势,逼乌军再受重创;同时俄美特使会谈会同步进行,核心谈的是“乌军撤兵范围”和“西方对俄制裁放松幅度”。对泽连斯基来说,最好的结果可能是“体面撤军”,保住核心城市但放弃东部部分领土。 要是俄美谈成,欧盟会陷入被动——德国、法国早就在私下跟俄罗斯沟通能源合作,要是美国先松口,欧盟肯定会跟风解除部分制裁。 而波兰等东欧国家会更焦虑,可能会加大军费投入,甚至请求美军永久驻军,欧洲的分裂风险会进一步加剧。 普京这步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战和主动权全攥在手里。打,俄军有兵力和装备优势;谈,有美国递来的台阶和乌克兰的困境当筹码。 2025年的冬天,对乌军来说会格外寒冷,要是扛不过这轮战略逼宫,俄乌冲突的终局可能就要提前到来,而这一切的关键,就看下周俄美特使会谈的结果了。 信息来源:普京:若乌军撤离其目前控制地区 俄将停止武装行动 新京报2025-11-28 08: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