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最大的功绩,把俄罗斯从一个帝国打成了一个国家,把乌克兰自己从一个国家打成了

凡之谈世界 2025-11-28 15:19:32

乌克兰最大的功绩,把俄罗斯从一个帝国打成了一个国家,把乌克兰自己从一个国家打成了一个部落。 这仗打下来,两边扔进去的人命和钞票,早超出了最开始所有人的想象。没人能想到当初看似速战速决的局面,会拖成如今这种磨人的消耗战,春去秋来好几轮,枪子炮弹跟不要钱似的往战场上砸,两边都像被粘在泥潭里,越挣扎陷得越深。 乌克兰这边的变化最直观,以前好歹是个有模有样的主权国家,现在彻底没了章法。领土被打得七零八落,东边的重镇炸成了废墟,南边的港口被围得水泄不通,西边靠着外援勉强撑着,却也架不住导弹时不时光顾。 城市里的高楼塌了一半,农村的田地要么成了雷区,要么被坦克碾得没法下种,原本四千多万的人口,现在剩下不到三千万,要么逃到国外当难民,要么被拉去当兵,能踏实过日子的没剩多少。 现在的乌克兰人,更像是散落在各处的部落,各自守着一小块安全区,靠着救济粮过活,听着附近的炮声判断第二天能不能出门。 军队更是没法提,刚开始还有正规军的样子,打久了兵源跟不上,只能到处抓壮丁,上到五六十岁的老头,下到刚成年的小伙子,拉过来简单教两下就推上战场。 手里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西方送的新装备混着老旧的苏式步枪,有时候连弹药都凑不齐,打起来全凭一股子狠劲,哪还有什么正规部队的章法。 原本的工业基地毁了四成,工厂不是被炸平就是停了工,以前能造飞机造轮船的家底,现在连个像样的零件都生产不出来。 俄罗斯那边看着架势还在,但早就没了以前帝国的派头。以前在国际上呼风唤雨,周边国家都得给几分面子,海外还有不少势力范围,现在一门心思扑在前线,那些虚头巴脑的海外事务根本没精力管,彻底收缩回来顾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军队的家底耗得差不多了,先进坦克损失了一万多辆,装甲车更是丢了两万多,到后来只能把仓库里压箱底的老坦克翻出来翻新上阵,导弹打一枚少一枚,只能靠伊朗的无人机和朝鲜的炮弹凑数。 人员伤亡更是没法细算,阵亡的士兵就超过二十五万,加上受伤和失踪的,总伤亡快到一百万了。 现在招兵都往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跑,靠高额奖金吸引人,边疆那些本来就不富裕的地方,成了征兵重灾区,伤亡通知书堆成山,经济本来就落后,现在更没人干活了。 年轻人要么被拉去当兵,要么就偷偷跑路,剩下的中产和技术骨干也往周边国家逃,国内劳动力缺口越来越大,工厂没办法,只能招退休老人和学生来维持基本生产。 两边的钱袋子都空得差不多了,这场仗每天烧的钱就超过四亿美元,一分钟就得烧掉二十八万,跟烧纸没什么区别。 俄罗斯被西方冻结了三千亿美元的海外资产,银行被踢出国际支付系统,石油天然气的欧洲市场丢了大半,虽然中国和印度多买了些,但价格被压得很低,能源收入降了一大截。 财政赤字堆到一千八百多亿美元,国家福利基金缩水一半,通胀率飙到二十五%,超市里的东西贵得离谱,老百姓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 乌克兰更惨,GDP只剩战前的四成,工业没了,农业出口降了六十五%,全靠外援填坑,一年就得一千二百亿美元的援助,每一发炮弹都得靠别人施舍。 电价涨到了欧洲最高,企业根本开不起工,普通人家连取暖都成问题,通胀率也高达十三点四%,手里的钱买不了多少东西,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重建更是没影子的事,光重建成本就需要四千八百多亿美元,相当于战前二十多年的GDP总和,现在这局面,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重建。 俄罗斯的军工企业倒是扩张了,占经济的比重从三成飙到一成,但民用制造业萎缩了十二%,高科技零件断供,连坦克生产都得靠别人的零件。 国际上也越来越孤立,除了几个铁杆盟友,没多少国家愿意搭理,联合国开会说的话都没人听,以前靠“西失东补”的法子维持影响力,现在中国越来越强,两边的合作越来越不对等,中亚那些以前的“后院”,也被中国的项目占了不少。 乌克兰的所谓“功绩”,说白了就是两败俱伤的玩笑。自己从一个完整的国家,打成了散沙一样的部落,老百姓没地方住,没东西吃,要么逃要么扛。 俄罗斯从一个四处伸手的帝国,打成了只能守着自家地盘的国家,国际话语权丢了,国内经济也垮了一半。现在没人再提当初谁对谁错,只剩下满地的废墟和熬不下去的老百姓。 以前总有人说战争能打出个输赢,现在看,这仗打下来根本没赢家。乌克兰赢不了领土,俄罗斯赢不了尊严,两边都耗光了家底,拖垮了经济,留了一屁股烂摊子。 所谓的“功绩”,不过是炮火下的自我安慰,等仗真停了,重建的路、民生的坎,还得慢慢熬,只是不知道这些被战争碾碎的日子,要多少年才能拼回来。

0 阅读:0
凡之谈世界

凡之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