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展禁止日本相关人员入内,直接吊销许可证,引起外界高度关注。 11 月 26 号那天,日本共同社先放出了消息,说 2025 珠海亚洲通用航空展开幕前一天,他们手里的采访许可证说作废就作废了。 不只是媒体,日本那边的嘉宾也全被拒了,不管是提前登记好的还是已经拿到手续的,没一个能进去。有不少日本航空业内的人早就订好了机票酒店,就等着去现场,结果临门一脚被拒了,估计心里别提多窝火。 日本那边倒是先自己对上了号,说这事儿八成跟近期的涉台言论有关,特指的就是高市早苗那番话。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之前她在国会里公然把 “台湾有事” 和日本的 “存亡危机事态” 绑在一起,这在日本法律里可不是空话,等于明着暗示可能要武力介入。 这种踩红线的话一出来,中方当时就没客气,严正交涉了好几次,现在航展这一手,算是把态度摆得更明白了。 这场航展本身分量可不轻,是珠海 “双航展” 格局里的重要一环,跟德国那边合作办的,吸引了全球 300 多家企业参展,室内外摆的飞机就有 150 多架。 放以前,日本企业不光来参展,甚至还派过 “蓝色冲击波” 飞行表演队亮相,怎么看都是挺重要的参与者。 可这次不一样,整个展馆里压根见不着日本面孔,参展商名单里从头摸到尾也没找着日本企业的名字,等于被彻底排除在外了。 主办方对这事儿的回应特别干脆,就说基于 “近期政治和外交上的原因”,是接到了上级指示,多一个字都没解释。 这种不拖泥带水的劲儿,其实比说一堆大道理都管用,明摆着就是没给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有消息说这决定早就在筹备后期定下来了,特意等到开幕前才通知,就是怕日本那边搞游说干预,确保这禁令能实打实落地。 日本国内这会儿也吵翻了天,不少人都在骂高市早苗瞎折腾。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直接说中日关系跌到了最糟的地步,国家利益亏大了,还引用老话让她赶紧认错。 日本中国友好协会更是直接发声明抗议,说那是 “把日本拖入战争的危险发言”。 连国际上都有不少批评声,俄罗斯说这是严重挑衅,韩国那边也说这是在给军国主义包装。 其实除了言论挑衅的原因,防谍的考量也藏在里头。日本在国际场合收集情报的前科不少,今年年初还在马六甲海峡演示过用雷达和红外相机收集情报的技巧,明着是民用演示,暗地里的心思谁都能琢磨出来。 这次珠海航展虽说主打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展品多是民用,但里头有 381 家企业参展,少不了有军工背景的企业,就算是民间航空技术,也藏着不少门道,自然得多留个心眼。 高市早苗后来在国会辩论里倒是松了点口,说 “存亡危机事态” 要具体判断,还承认对台湾法律地位 “没立场认定”,但这话说得太晚了。 航展的禁令当天就下了,显然中方早就拿定了主意,不会因为几句软话就改弦更张。 连美国那边都出面敲打了,特朗普跟她通话时特意提了台湾问题,让她别太冒失,毕竟美国现在还想缓和下东北亚局势,不想被日本带乱了节奏。 外界盯着这事儿看,其实看的不只是一场航展的准入。珠海这地方办航展有三十年的底子,早就成了展示航空实力的窗口,现在搞 “双航展” 格局,更是要撬动低空经济的新市场。 这种级别的展会,谁能来谁不能来,从来都不是小事,而是态度的直接体现。 日本这次被彻底排除在外,损失的可不只是看热闹的机会,更错过了跟全球行业对接的可能,毕竟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摆在那儿,年均 8.5% 的增长预期,可不是随便就能找到替代的。 说到底,这事儿没什么复杂的。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核心利益就是红线,碰了就得付出代价。 日本要是真想重新走进这个门,光靠辩解和改口没用,得拿出实打实的诚意来。 航展里少了日本面孔,展馆照样人头攒动,该展示的技术一样不少。这态度已经很清楚了:朋友来了有好酒,要是想挑衅,那也别想占便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