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的言论算是彻底揭露了日本人的思想!   石破茂最近的一番话,算是把日本政坛

文史资鉴堂 2025-11-27 18:20:40

石破茂的言论算是彻底揭露了日本人的思想!   石破茂最近的一番话,算是把日本政坛里的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在 11 月 26 日东京的一场演讲里,这位日本前首相对着台下听众直言,历代日本政府处理中日关系都透着小心,可偏偏有些政客情绪一上头,就把不该说的心里话往外倒,实在是不理智。   他特意提到,“没有与中国的关系,我们的国家还能成立吗?” 这话听着刺耳,但戳破了当下中日关系的一个大问题。这话不是空穴来风,最近闹得最凶的就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张口就喊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把中日之间最敏感的红线当成了随口闲聊的话题。   这种话一出口,不光中国这边明确反对,连日本国内有识之士都看不下去。历史学者纐缬厚就直接批评,这是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违背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本准则。   石破茂拿这话当靶子,其实是在提醒当下的日本政府:别被情绪冲昏头,中日关系的根基碰不得。从 1972 年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开始,历代日本政府心里都清楚一条底线 —— 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遵守那四份奠定中日关系基础的政治文件。   石破茂自己也说,这是 “不能改变的事情”,他经历过中日关系起起伏伏的阶段,比年轻政客更明白这份默契有多重要。   当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两国老一辈领导人顶着冷战压力做出的政治决断,后来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再到构建战略互惠关系,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就像中国外长王毅说的,中日关系要 “止于信”,这些老规矩就是互信的本钱。   可现在有些日本政客,好像把这些老底都忘了。高市早苗的言论不是第一次,之前还有人在历史问题上含糊其辞,要么淡化侵略历史,要么在钓鱼岛问题上挑事。   这些人可能觉得喊几句硬话能捞取政治资本,却没算过背后的代价。石破茂特意点了一笔经济账:日本的食品、稀土、医药品,很多都得从中国进口,要是外交闹僵了,这些民生刚需首当其冲受影响。   更别说中日连续 15 年保持 3000 亿美元的贸易额,累计双向投资快 1400 亿美元,汽车、电子这些日本支柱产业,早就和中国市场绑在了一起。   中日关系现在的微妙劲儿,就像走钢丝,稍微歪一点就可能失衡。一边是民间还记着 “风月同天” 的温情,256 对友好城市在持续交流;另一边是政治场上的杂音不断,给合作添堵。   石破茂说外交是忍耐累积,这忍耐不是窝囊,是知道什么时候该收住情绪,什么时候该回归理性。就像前不久中日重启经济高层对话,双方聊数字经济、绿色贸易这些新合作,就是在给关系降温,做加法。   可这边刚坐下谈,那边就冒出涉台言论,刚积累的互信又被消耗,这就是最不划算的事。国际社会都看着呢,澳大利亚有政界人士就说,日本右翼政客的这些话,不光害中日关系,还会破坏整个东亚的稳定。   石破茂的发声,其实也是日本国内理性声音的一次表态 —— 不能再任由情绪主导外交了。毕竟 50 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初心,是和平发展,不是制造对立。   当下的日本政府真该好好琢磨琢磨,那些头脑一热的话出口前,先想想 1972 年的承诺,想想两国绑在一起的经济利益,想想老百姓要的稳定生活。   外交不是逞口舌之快,是把每一次克制和理性,都变成关系往前走的台阶,这才是石破茂这话里最实在的道理。      

0 阅读:0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