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人心,日本人不得入内!   最近日本共同社的一则报道,在中日两国的航空圈里激

文史资鉴堂 2025-11-27 15:15:44

大快人心,日本人不得入内!   最近日本共同社的一则报道,在中日两国的航空圈里激起了不小的水花——原本拿到采访许可证的共同社记者,突然被2025年珠海亚洲通用航空展的主办方告知,许可证已经做了无效化处理,他们压根进不了展会现场。   消息一出,国内不少网友直呼“大快人心”,但熟悉行业规则的人都清楚,这事儿不是简单的“禁止入内”,背后藏着展会管理的严谨和行业安全的考量。   首先得说清楚,这个即将在珠海开幕的通航展可不是小打小闹的地方性活动。根据珠海航展集团和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信息,2025年亚洲通用航空展将于11月27日至30日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行,主题是“通航新纪元,探索低空无限可能”。   作为亚洲通用航空领域的重头戏,它搞的是“展览+会议+赛事+活动”四位一体的模式,国内外的主流航空企业都会来,展示的既有小型飞机、直升机这样的装备,也有低空交通管理、应急救援这样的核心技术,甚至还涉及无人机、航空物流这些新兴领域。   共同社记者一开始能拿到采访证,本身就说明展会主办方是按照国际展会的惯例,给境外媒体开放了采访通道。毕竟首届亚洲通用航空展2023年就在珠海成功举办了,当时也有不少境外媒体参与报道。   但许可证突然被无效化,肯定不是主办方临时起意。懂行的都知道,大型展会尤其是涉及工业技术的展会,对境外媒体的审核从来都是“动态调整”的。   前期发放入场资格是初步审核,后续会结合展会内容、采访方向再做复核,一旦发现不符合安全规范或者超出报道范围的情况,就会做资格调整,这在国内外的专业展会上都是常规操作。   有人可能会问,是不是中日航空领域的合作出问题了?还真不是。查一下公开信息就知道,中日在民航领域的合作一直没断过。   早在2017年,上海空管中心就和日本流量中心签了流量管理工作协议,后来中日韩还一起用了我国研发的“跨境流量管理协同试验平台”,每天都在互换空中交通流量计划。   就在今年,三国还一起向国际民航组织提交了东北亚地区流量管理的合作文件,目标是提升空域运行效率。所以单纯从航空合作层面看,不存在“全面封锁”的说法。   那为啥偏偏共同社的记者被拒了?这里面得考虑两个关键点。一是通用航空的特殊性,它不像客运航空那样公开透明,很多技术既可以民用,也和低空安全、应急保障紧密相关,甚至涉及一些敏感技术的应用场景。   展会主办方对境外媒体的采访内容、拍摄范围都有严格限制,要是前期申报的采访方向和实际展会重点不符,或者涉及未公开的技术展示,资格被取消很正常。   二是媒体自身的报道立场,共同社以往的一些涉华报道常常带有偏见,要是主办方担心其报道会歪曲展会内容,或者泄露未公开的产业信息,出于谨慎考虑取消资格也在情理之中。   这个事儿在日本网友里也引发了讨论,有人觉得是“歧视”,但更多理性的声音认为是“规则问题”。日本航空业协会就表态说,希望能和中方沟通清楚具体原因。   毕竟中国是亚洲通用航空最大的市场,日本企业都不想错过这个展示和合作的机会。而国内网友喊“大快人心”,更多是出于对一些境外媒体不实报道的不满,并非真的反对日本企业或媒体正常参与。   说珠海亚洲通用航空展的核心是合作与交流,主办方的所有操作肯定都是围绕安全、有序、专业这几个原则。共同社记者资格被取消,本质上是展会管理中动态审核的结果,既不是针对日本的“特殊对待”,也不是所谓的外交信号。   后续只要日本媒体能遵守展会规则,明确采访范围,符合安全要求,重新获得资格完全有可能。毕竟对于通用航空这个朝阳产业来说,开放合作才是主流,谁也不会真的把合作大门关上。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