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五角大楼于北京时间11月27日凌晨发布声明,宣布对阿里巴巴、百度、比亚迪三家

文史资鉴堂 2025-11-27 17:14:52

美国五角大楼于北京时间11月27日凌晨发布声明,宣布对阿里巴巴、百度、比亚迪三家中企进行"与实际军事关联"的重新评估。   北京时间11月27日凌晨,不少关注中美经贸动态的人被一条消息惊醒——美国五角大楼突然发布声明,宣布要对阿里巴巴、百度、比亚迪这三家中企,启动“与实际军事关联”的重新评估。   这可不是简单的例行检查,熟悉美国对华操作套路的人都清楚,这种带着“军事关联”帽子的评估,往往是后续一系列限制措施的前奏。先说说这次被点名的三家企业,个个都是中国产业界的标杆。   阿里巴巴靠电商和云计算起家,现在国内一半以上的中小企业都在用它的服务;百度深耕人工智能和地图导航,咱们日常用的手机地图、智能语音助手很多都离不开它的技术。   比亚迪更不用提,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常年领跑,电池技术更是独树一帜。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三家主营业务全是民用领域,和“军事”二字八竿子打不着。   五角大楼搞这出,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有“法源依据”的——也就是美国《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里的1260H条款。这个条款催生的“1260H清单”,从2021年开始就成了美方打压中企的工具,到现在清单上的中国企业已经有134家,涵盖航空航天、半导体等多个领域。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就解释过,这个清单的本质,就是想通过给中企贴标签,阻止中国获得先进技术,进而遏制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但这次把阿里、百度、比亚迪拉进来,连美国自己的媒体都觉得牵强。   《华尔街日报》就援引智库专家的话说,这种名单更多是“传递信号和损害声誉”,实际法律限制反而没那么立竿见影。为啥偏偏是这三家?拆解一下美方的逻辑,就能发现全是“泛化安全概念”的老套路。   阿里巴巴的云计算能处理海量数据,美方就联想“可能用于军事信息存储”;百度的AI技术和高精度地图,被牵强附会成“可支持军事导航”;比亚迪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高,就被猜测“具备军用潜力”。   这种不靠证据靠联想的评估方式,早就在其他中企身上上演过。之前腾讯、宁德时代被列入同类清单时,就明确回应这是“错误指控”,因为公司根本没有任何军事相关业务。   虽然五角大楼的声明说得煞有介事,但实际影响目前来看相当有限。从过往案例看,被列入1260H清单不会直接触发制裁,但可能会影响企业在美融资,或者被后续认定为“军事最终用户”而受到出口限制。   不过这三家企业早有准备,阿里和百度的海外业务布局相对独立,比亚迪在海外市场靠的是技术实力,美国市场占比本就不高。美方这次发难,更多是想在中美经贸谈判中增加筹码,毕竟这三家企业的行业影响力大,拿它们开刀更容易引起关注。   面对这种无端指控,中企的态度也很明确:不被动接受,要主动维权。参考之前腾讯的应对方式,启动复议程序、与美方沟通澄清,必要时通过诉讼维权已经成了成熟路径。   商务部之前就曾表态,美方这种做法是典型的非市场行为,严重影响两国企业正常合作。而且美国企业也不傻,比亚迪的电池技术、百度的AI算法都是全球领先的,真要是彻底切割,美国本土相关产业也会受到波及。   就像福特汽车还在使用宁德时代授权的技术生产电池,特斯拉也离不开比亚迪的部分组件供应。美方这种“贴标签”的打压方式,本质上是对中国企业技术进步的焦虑。   从华为到大疆,再到现在的阿里、百度、比亚迪,被盯上的全是各领域的技术龙头。但这种靠行政手段搞产业遏制的做法,终究违背不了市场规律。   印度网民面对美方威胁还会愤怒,中企面对无端指控则更有底气——毕竟我们的技术实力摆在那里,不是一纸声明就能否定的。接下来就看美方会不会拿出真凭实据,要是还靠猜测和联想,这场所谓的“重新评估”,最终只会沦为国际社会的笑柄。    

0 阅读:3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