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特朗普与咱们的贸易战突然熄火了,原来不是美国政府认输了,而是美国的资本不愿意了。 最近大家都能感觉到,之前闹得鸡飞狗跳的中美贸易战,突然就没那么大动静了。不少人猜是不是美国政府扛不住认输了?其实压根不是,真正的原因,得从美国那些“钱袋子”——也就是资本身上找。 要知道美国跟咱们的规矩不一样,在那儿钱就是硬通货,只要资本点头,政策都得绕着走;要是资本翻脸,再强硬的政治口号也得歇菜。 特朗普当初喊着“对华加税”的时候,把自己包装成“美国利益守护者”,可他没算明白,现在的中美经济早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真要往死里掐,先疼的是美国自己的资本。 最开始特朗普政府一门心思加关税,2025年4月甚至把对华关税提到了145%,咱们这边也不含糊,直接把对美关税拉到125%,你来我往谁都没退让。可这关税加来加去,没伤到咱们的根基,倒先把美国资本逼到了墙角。 就说美国农业,这可是共和党的票仓,也是资本扎堆的地方。咱们一暂停进口美国农产品,那边立马就乱了套。华盛顿州有家草料出口商,中国客户一撤订单,直接裁了四分之一的人。 还有家木浆企业,仓库里堆着6400吨货发不出去,光滞港费就烧得心疼。货运数据更直观,中美之间的船舶运输量一周就跌了22%,同比降幅快一半。 美国农产品价格跟着跌了20%还多,行业里都喊着“全面危机来了”。这些种庄稼的、做运输的背后都是资本,钱袋子瘪了,他们能坐得住? 制造业的资本更难受。美国那些汽车巨头、科技公司,在中国市场赚了几十年的钱,早把供应链扎在了这儿。加关税之后,他们的日子没法过了。 要么把中国产的零件运回去,缴完关税成本涨一大截,卖贵了没人买,卖便宜了亏本金;要么把工厂搬回美国,可美国工人工资高、供应链还不全,照样赚不到钱。 像美系车企,中国市场份额蹭蹭往下掉,财报上的亏损数字看得资本直皱眉。更关键的是,咱们现在跟美国打贸易战,早不是当年只能接招的样子了。 咱们有完整的工业链,国内市场又大,就算少了美国订单,转头就能把货卖到东南亚、欧洲去,RCEP生效后,新市场的路子更宽了。 反观美国,很多商品离不开中国供应链,比如电子产品的零件、日用品,加关税后美国老百姓买东西贵了不少,怨声载道,资本的生意也跟着受影响。 在美国,资本的态度从来都能左右政策。那些受损失的大资本、大公司,一边给国会山送钱游说,一边公开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说他“拿企业利益当政治筹码”。 特朗普再横,也得靠资本的支持才能稳住地位,眼看着中期选举要到,资本的不满要是转化成选票流失,他可吃不消。所以到了2025年5月,日内瓦的中美经贸会谈上,美国终于松口了,取消了91%的加征关税,咱们也相应调整了反制措施。 后来斯德哥尔摩会谈,双方又约定暂停剩下的部分关税90天,贸易战的火算是暂时压了下去。这哪是美国政府认输,分明是资本逼得他们不得不回头。 有人说美国这是缓兵之计,没准以后还会挑事,这话没错。但至少现在咱们看明白了,美国的强硬背后,是资本的利益算计。他们喊着“美国优先”,可真要是让资本亏本,再响亮的口号也得打折。 贸易战从来不是谁嗓门大谁就赢,而是谁的根基稳、谁的利益共同体更牢固。咱们这边产业链全、市场大,能扛住风浪;美国那边资本说了算,亏了钱就没人跟你玩。这才是贸易战“熄火”最真实的逻辑,跟什么“美国认输”压根不沾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