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真的变了,很多外媒已经有所觉察!包括美国、德国、英国、巴西、新加坡以及俄罗斯等国外媒体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他们惊讶地发现中国科技在过去的一年又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看来中国科技崛起的信号越来越明显了! 电动车这块,中国产量2024年破1300万辆,全球份额稳超60%,比亚迪单干就成了世界头号制造商。慕尼黑车展上,116家中国企业挤满展区,比2023年多近一半。德国《商报》直呼中国展商是最大亮点,《时代周刊》感慨欧洲早该醒醒,中国高科技超预期了。展会上,比亚迪小鹏蔚来全产业链亮剑,从电池芯片到智能座舱,一应俱全。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调查显示,近七成德国企业想加大对中国市场投入,七八成把研发合作列首位。这不是客套,VDA官员当场谈电动转型空间。为什么德国媒体这么上心?因为中国在性能成本效率上全面对标,甚至超车。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遥遥领先,泰国工厂投产后,比亚迪海外布局更牢。德国车企大众宝马过去觉得自家技术无人能及,现在得面对现实。 AI领域,西方媒体反应更直白。DeepSeek模型一出,德国《时代周报》就说,它在数学推理上不意外,因为中国技术储备厚实。2025年DeepSeek-V3在多项测试压过GPT-4o,尤其数学多语言支持,训练成本不到后者的十分之一。这数据一亮,西方AI圈炸了锅,专家追着研究底层架构和训练策略。Zapier对比报告直言,DeepSeek在技术任务逻辑成本效率上占优,适合专业场景,GPT-4o通用但贵。Analytics Vidhya分析也说,DeepSeek-V3在编码推理上不输人,代码生成清晰,变量命名规范。中国AI突破不是天上掉的,阿里巴巴清华这些机构联手的数据大会上,就聊到AI时代数据重要性,算法脑力算力体力数据血液。新加坡《海峡时报》说中国转向创新驱动可持续增长模式。德国《青年世界报》承认,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技进步,中国让国企民企都上阵,这模式让西方有点眼红。 量子通信这块,中国拉开全球差距,西方媒体从警惕转追逐。2024年中国创全球现网共纤最远距离纪录,骨干网超1万公里,2025年扩展到星地链路10万公里。德国《明镜周刊》量子专题直说,中国量子信息产业跻身第一梯队,企业超140家,美国210家,但中国增速更快。2025年8月,全球量子企业破800家,中国专利授权激增,市场规模CAGR 52.3%。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最新成果,QKD与PQC分布式密钥分发,全球首发。这靠布局深耕,国盾量子被中电信收购后,控股权变更加速商业化,2025年1月完成,量子通信网络从局域到城域再到骨干全覆盖。NIST发布后量子加密标准后,中国团队紧跟,5月推融合方案。证券时报报道,量子科技市场到2029年达97.58亿美元,CAGR 37.45%。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感慨,中国为境外高科技人才敞开大门,美国收紧签证,中国却在抢人,这对全球科技格局影响不小。 航天这块,神舟21号发射创纪录,仅3.5小时完成快速对接,将飞船与空间站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时间从6.5小时大幅缩短。这提升意味着GNC系统在更短弧段内完成多次变轨机动,对决策速度控制精度要求极高,容错空间更小。在未来太空救援或紧急物资补给任务中,可提高成功率应急能力。美国媒体报道这事儿时,强调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超越,航天科技集团蓝箭航天去年完成可重复使用火箭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今年朱雀三号天龙三号等多款火箭首飞或试验。英国媒体跟进说,中国空间站天宫运行稳定,载人飞行常态化。俄罗斯媒体点出,神舟21号带上小鼠实验,首次小哺乳动物上中国空间站,研究低地球轨道生殖。巴西媒体聊中国首艘自研大型出口双燃料客滚船交付,可用燃油液化天然气动力,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船12层甲板,485间客房,搭载1800乘客超550辆轿车,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内装100%国产化。新加坡媒体感慨,中国风能水能太阳能清洁能源研发生产制造水平远超世界,正成相关设备出口大国。电网智能化稳定性管理水平远距离电力传输,美西方已被拉开。 这些突破,外媒艳羡不已。德国《青年世界报》网站刊文称,新质生产力比以往依赖科技进步研发,中国决心让国有民营企业都参与。新加坡《海峡时报》表示,中国向创新驱动更可持续增长模式转型。过去一年,中国科技创新捷报频传,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国内首台1.2万米深智钻机成功交付,首艘大洋钻探船正式入列,神十八十九会师,每一个都振奋人心。中国科技这些成绩,不是偶然,而是厚积薄发。以前很多人说中国科技只会西方后面亦步亦趋,其实不然,在科技发展上我们也有前瞻性,还有阿里巴巴瓴羊这样有实力的企业,当中国科技蓬勃发展的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