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一名中国远征军连长娶了一名日本女战俘,两人婚后在四川隐居。连长万万没

峻辉聊过去 2025-11-26 19:36:14

1945年,一名中国远征军连长娶了一名日本女战俘,两人婚后在四川隐居。连长万万没想到的是,若干年后,他竟然因此继承了上亿家产…… 刘运达是个四川江津白沙镇的普通人,1919年出生,家里穷,早早当兵吃粮。到了1945年,他已经是远征军新一军50师201团的突击连连长,在缅甸战场上打得日军节节败退。那时候,部队抓到一批日本俘虏,其中有几个女护士,本来部队对日军恨得牙痒痒,男俘虏直接处理了,但刘运达看这些护士没干坏事,就向上级乔明固求情,说她们能帮着照顾伤兵。乔明固一看刘运达平时作战勇猛,也就点头同意了。其中一个叫大宫静子的护士,就这样留了下来。她是1926年出生的日本人,金泽市人,父亲大宫义雄是个有钱的企业家,但她被日本政府强征去前线当护士,年纪轻轻就卷进了战争。 刘运达对大宫静子挺照顾的,她也认真给中国士兵包扎伤口啥的。时间一长,两人之间有点意思了。抗日战争结束,日本投降,大宫静子本来可以跟日军回国,但她选择留在中国,跟刘运达结婚。那是1945年11月,在越南河内办了个简单的婚礼,刘运达25岁,她19岁。战后,刘运达退役,带着媳妇儿回四川老家。到了白沙镇,大宫静子改名叫莫元惠,还办了中国国籍,从此隐居在那个小山村里。两人过日子可没那么容易,刘运达从军官变成农民,拉石头、种地,干重活养家。莫元惠呢,从日本姑娘变成四川媳妇,学说四川话,穿灰布衣裳,帮着下地干农活,还用以前学的那点儿医术给村里人看小病小灾。村里人起初有点儿嘀咕,毕竟她是日本人,但日子久了,看她勤快本分,也就接受了。 他们生了三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家里的地不多,收成全靠天吃饭,刘运达有时还得去河边拉石头挣外快。莫元惠在家带孩子,纺纱织布,啥活儿都干。那个年代,农村生活就是这样,穷是穷,但一家人凑合着过。莫元惠从来不提日本的事,刘运达也尊重她,不问家里情况。两人就这样低调过了三十多年,谁也没想到,这平静的日子会突然变样。 1977年,中日关系缓和,日本有个访问团来中国,大宫义雄就是其中一员。他是金泽市日中友好协会的会长,手底下产业一大堆,三家工厂、两家商场,还有个五星级酒店,身家上亿日元。他这些年一直在找女儿,当年大宫静子被征去缅甸后,就音讯全无。他托人查了好久,才从一些老兵那儿打听到女儿可能在中国。访问团一来,他就请求中国政府帮忙找人。层层上报,最后找到了白沙镇。刘运达一家正过着平常日子,突然来了人,说莫元惠的日本父亲找来了。这消息像炸弹一样,把全村都惊动了。 大宫义雄见到女儿,确认无误后,父女俩团聚了。原来大宫静子家是日本贵族出身,父亲战后生意越做越大,其他儿子有的战死,有的身体不好,就她一个能继承家业。1978年,大宫义雄去世,把所有财产都留给了女儿,上百亿日元啊。刘运达起初有点懵,但媳妇得回去处理家事,他就带着孩子送她走。莫元惠回日本后,没忘中国这边,时不时寄钱寄信,信里用中文写着问候啥的。1980年,刘运达终于有机会去日本,带着儿子刘崇义。到了那,坐着豪华轿车,住大别墅,吃山珍海味。刘运达一看这排场,感慨万千,但他不习惯日本的生活方式,语言不通,饮食也吃不惯,没多久就想回中国。 儿子刘崇义留在了日本,改名叫大宫崇义,帮着打理家族产业。他后来成了企业家,在中日之间来回跑,促进交流合作。刘运达和莫元惠呢,1989年左右又回到了白沙镇,继续过那种简单日子。莫元惠继承了家产,但她没在那儿享福多久,就选择回中国陪丈夫。两人晚年还是住在老房子里,喝茶聊天,回忆过去。刘运达说,在中国才觉得踏实,日本再好也不是家。村里人知道了这事,都佩服他们俩,跨越国界的那份感情,不是钱能买来的。儿子继承了上亿家产,但刘运达夫妇没沾多少光,他们更看重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 刘崇义继承家产后,没忘中国根,他常回白沙镇看父母,还帮村里修路啥的。家族产业包括电子玩具厂、购物商场、酒店,在日本算得上大企业。他管理得有声有色,还参与中日交流活动。刘运达夫妇晚年身体还行,莫元惠偶尔用日语哼小曲,但更多是说四川话。两人没大富大贵,但日子安稳。1992年左右,刘运达重返老家,彻底定居下来。儿子虽在日本,但经常寄东西回来。整个家庭就这样维系着,跨越两国。

0 阅读:63

猜你喜欢

峻辉聊过去

峻辉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