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魏银仓用手段把董明珠耍得团团转,并成功骗取26亿,之后又麻利地逃往美

叁号知识局 2025-11-24 17:18:14

2015年,魏银仓用手段把董明珠耍得团团转,并成功骗取26亿,之后又麻利地逃往美国,但姜还是老的辣,最后还是董明珠赢了!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5年格力电器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董明珠在寻找下一步增长点的时候,新能源无疑成了她的心头好。   说起来作为一家传统的空调巨头,格力面临着空调市场逐渐饱和的困境,加之全球市场逐渐变化,董明珠自然不愿停留在现状,她看向了新能源汽车这个前景广阔的行业,想着要么不做,做就得做大,于是格力就这样决定试水新能源产业,银隆新能源这块金字招牌不久后便进入了她的视野。   银隆新能源由魏银仓创办,主打的钛酸锂电池技术在行业中可谓是另辟蹊径,魏银仓这个从河北农村出来的企业家,显然懂得如何营造自己的企业形象。   珠海的银隆新能源大楼,装修豪华,墙上挂满了与地方领导的合影,书架上摆放着各类证书,一看就是想要给投资者一种可信赖的感觉。   董明珠一到银隆考察,直接就被他们的钛酸锂电池技术给吸引了,觉得这项技术不单单是创新,而且还是格力转型的好契机。   投资之后格力和银隆的合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初看似乎一切顺利,银隆的扩张速度惊人,新的生产线拔地而起,董明珠带着格力的资金推动着这家企业加速前进,但很快就出现了技术上的瓶颈。   尤其是产品成本远超预期,原本承诺的技术优势也未能完全实现,甚至出现了大量资金的异常流动和技术专利的争议。   就在一个周五下午,格力的审计团队发现了银隆的账目存在疑点,这让董明珠的心一沉,魏银仓像消失在空气中一样,在香港拿着重要文件准备逃往美国,而留在珠海的董明珠,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依然保持着冷静。   从那时起董明珠就开始了她的商战模式,她召集紧急会议,组建专项工作组,迅速接管了银隆的运营管理,没有任何犹豫,她直接宣布重整计划,要求公司内部彻底改革。她亲自监督每一个细节,不仅在车间与工程师们一起讨论技术问题,还和销售团队开会分析市场策略。   她的效率和执行力非常高,没过多久企业的状况逐渐恢复了稳定,银隆在经历了这场风波后,终于找到了新的技术路线,产品质量也开始稳步提升,2018年银隆的营收就突破了百亿大关。   这场风波的深层原因,却反映了跨界合作中的巨大挑战,银隆的钛酸锂电池技术虽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企业内部的问题却严重影响了合作的持续性,魏银仓不仅在没有其他股东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关联公司伪造协议骗取资金,还挪用了公司资源偿还个人赌债。   董明珠与银隆的合作之初,完全是基于技术优势和市场契合的预期,但正是管理结构和风控机制的薄弱,让这一切发生了变化,要说合作能否长久,光有技术和市场契合远远不够,健全的公司治理和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才是长远发展的保障。   格力这次跨界合作的失败,实际上为董明珠和格力电器提供了宝贵的教训,通过这场尝试,董明珠不仅深刻认识到了企业治理的重要性,还在这过程中强化了格力电器自主创新的能力。   她把所有的困难当成了下一步发展的动力,而银隆在重组后,也逐步在新能源赛道上站稳了脚跟。尽管未能成为行业的领头羊,但它依然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细分占有一席之地。   董明珠常说企业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失败和困难是不可避免的,这场跨界合作的失败,对她来说不仅是一次商业上的挫折,更是一堂关于如何应对危机、如何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的生动课,她也在这场风波中,找到了格力未来发展的新方向,自主创新和技术积累。   今天回看这场合作的起伏,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成长故事,更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次缩影,从传统制造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过程中,企业不断试错、调整、突破,这个过程虽然充满了挑战,但也孕育着新的机遇,正如董明珠所说,企业如果不敢尝试,就永远无法迎接未来。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信源:(蓝鲸新闻——豪赌代价逐步显现,董明珠与珠海银隆的爱恨纠葛)

0 阅读:39
叁号知识局

叁号知识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