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菜地两条人命 本案真不构成正当防卫吗正当防卫 一块菜地两条命!杭州反杀案被判

自在聆听鸟语 2025-11-16 17:07:06

一块菜地两条人命 本案真不构成正当防卫吗正当防卫 一块菜地两条命!杭州反杀案被判死刑,提前带刀就不算正当防卫? 2025年11月14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引爆全网——临平区男子钱某庆因菜地纠纷遭亲戚父子围殴后持刀反杀两人,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被围殴反击却获极刑”的结果,让“提前准备凶器是否影响正当防卫认定”成为争议核心,而司法实践早已给出明确答案:预知危险提前防身,绝非否定正当防卫的理由。 案件的悲剧源于多年积怨。钱某庆与张某甲本是亲戚,因违建举报结下仇怨,一块无归属文书的菜地成为导火索。2023年12月1日下午,钱某庆妻子与张某甲因菜地使用权争吵,矛盾在当晚彻底升级:酒后的张某甲之子张某乙冲进钱家超市三次打砸,货架、冰柜、收银电脑全被损毁,随后与父亲在门口守株待兔。 傍晚7时53分,散步归来的钱某庆刚到超市门口,就遭到张某乙迎面推搡、挥拳殴打,倒地后又遭脚踢。钱某庆爬起后掏出提前准备的水果刀反击,连续捅刺张某乙,张某甲上前阻拦也被刺中。最终,张某甲父子因急性大失血死亡,钱某庆辩称自己是被砸头、掐脖、呼吸困难后才拔刀,但其关键陈述未被监控完整记录。 庭审中,法院否定正当防卫的核心依据之一,便是钱某庆“提前带刀、被推搡时即掏刀”,认为其具有泄愤报复动机。但这一认定,与最高法确立的司法精神明显相悖。最高法在指导性案例中明确指出,不能仅因行为人事先进行防卫准备,就否定其防卫意图 。正如“校园欺凌反杀案”中,蒋某某因预知会被围殴,提前携带折叠刀防身,法院最终仍认定其行为构成正当防卫,宣告无罪——因为提前备械是对潜在危险的合理预判,并非主动寻衅的斗殴准备 。 更具参考意义的是天津“鱼塘反杀案”,不法侵害人携带砍刀、铁锨等凶器闯入张那木拉住处行凶,张那木拉随手拿起生活用刀反击致一死一伤,法院认定其构成特殊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两起案例均传递出同一司法导向:认定正当防卫,核心看是否面临“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非是否提前备械;防卫意图的判断,需结合行为人所处情境综合考量,不能仅凭“提前带刀”就标签化认定为“有预谋杀人”。 回到本案,网友的质疑直指要害:张某乙父子先行打砸、多人围殴,钱某庆面临的是持续升级的暴力威胁,难道要苛求防卫人在孤立无援时精准控制反击力度?最高法、最高检早已明确反对“谁死亡谁无辜”“以结果倒推责任”的司法倾向,强调要站在防卫人当时的处境判断危险程度。张某甲父子虽未携带制式凶器,但多人围殴、掐脖砸头的行为,已对钱某庆的人身安全构成现实威胁,这与“无凶器即无致命危险”的判决逻辑,显然存在认知偏差。 目前,钱某庆已明确提起上诉。年近八旬的父母日夜煎熬,反复念叨“为啥要争那点菜”,一个家庭因琐事彻底破碎。一块几平米的菜地,两条人命的终结,一场关于正当防卫的全民大讨论,本质是法律刚性标准与普通人自保需求的碰撞。 提前带刀防身算不算正当防卫?围殴之下的反击该如何把握限度?你认为钱某庆上诉后有改判可能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观点!

1 阅读:16
自在聆听鸟语

自在聆听鸟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