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生造谣女老师媚男踢到钢板 骂法学老师“媚男”?这记传票,扇醒所有嘴脏的造谣者

自在聆听鸟语 2025-11-01 21:53:31

女学生造谣女老师媚男踢到钢板 骂法学老师“媚男”?这记传票,扇醒所有嘴脏的造谣者 重庆工商大学这场师生风波,活脱脱是“爽文照进现实”——法学胡老师反手起诉造谣学生的操作,简直是给所有网络喷子上了最狠的一课。 事情简单得可笑:女学生李某课堂答不出基础问题被批评,转头就躲进匿名校园墙,给老师扣上“刻薄”“媚男”的帽子,把无端揣测当真相散播 。她大概以为,匿名就是免罪符,“上下两张嘴”随便开合,就能把别人的名声踩在脚下。 可她偏挑错了对象。身为刑法副教授的胡老师,连犹豫都没有:第一时间保全帖子证据,联系平台追查身份,直接在数百人的学生群里硬核发问“拿不出证据就法庭见”。这波操作干脆利落,半点不拖泥带水——造谣?行,那咱们就用法律聊聊“名誉权”的分量。 眼看藏不住了,李某才慌忙道歉,一会儿说自己“情绪激动”,一会儿拿ADHD当挡箭牌,可字里行间全是敷衍。胡老师的回应更解气:“道歉这么容易,要法律干嘛?” 她明确表示不接受道歉,出差回来就起诉,还要把这事儿当成教学案例,讲讲侵权和犯罪的界限。 最讽刺的是,真相早被其他学生戳破:在同学眼里,胡老师“上课思路清晰”“既严谨又温柔”,压根不是造谣里的模样 。那些靠臆想泼出的脏水,不过是自己心虚的遮羞布。 总有人觉得“网上骂几句而已”,可法律早划了红线:诽谤信息浏览超5000次就够刑事立案,最高能判三年。胡老师的硬气,恰恰戳破了“匿名即免责”的谎言——你敢用脏嘴践踏别人的尊严,就得扛得住法律的重拳。 这起事件早该给所有人提个醒:言论自由从不是造谣的特权,上下两张嘴乱喷的代价,可能是身败名裂。为胡老师的坚决点赞,也盼着这场诉讼能让更多人明白:造谣有成本,嘴脏必受罚!

0 阅读:0
自在聆听鸟语

自在聆听鸟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