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满大街流浪汉的根源就是美国的房产税制度,在美国你买了房房子是你的不假,房屋产权永久也不假,但你每年都得交一大笔房产税,一旦你收入减少无力负担房产税,政府会立即把你房子拍卖了,然后你就无家可归流落街头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美国的房产税并不是联邦政府收的,而是由地方政府负责,包括郡政府、市政府和学区。三者的比例大约是1:1:5,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房产税用于支持当地的学校建设和公共服务。 地方政府每年根据自己的预算需求来定税率,简单来说,就是地方要花多少钱,就按照房产总价值算出对应的税率。 例如一个地方一年预算两亿美元,当地房产总值一百亿美元,那么税率就是2%;如果明年房价涨了,预算不变,税率可能下降,但房价高了,实际缴纳的税额反而可能更多。 一套50万美元的普通住房,每年光交房产税就得六千多美元,有些地方甚至比一年的房租还高。 房产税的评估也有讲究,评估师会参考附近房屋的成交价、地块大小、房龄,甚至新房会按重建成本来计算。这就意味着房产税不是一笔随意数字,而是实打实按照市场价值计算的固定支出。 缴纳方式倒不复杂,可以邮寄支票,也可以网上支付,缴纳次数各州不同,有的一年一次,有的分两次,新泽西州甚至分四次。只要按时交钱,问题不大。但一旦错过或者交不起,后果非常严重。 美国房产税的刚性在于,它不会随着个人收入的变化自动调整。对收入稳定、经济宽裕的人来说,房产税可能只是账单上的一行数字。 但对于失业、收入减少或者生活遭遇突发事件的人,这笔税款就可能变成无法跨越的大山。 拖欠房产税不仅会产生罚金和利息,而且地方政府拥有最高优先权,也就是说,就算房主还欠银行贷款,拍卖房屋的钱也得先还税款。 最终,如果欠税持续不还,房屋会被政府拍卖,房主失去住所,无家可归就成为现实。 美国各地都有这样的例子。纽约州曾发生过一位女士,她的房子位于两个州的交界处,银行只帮她交了一个州的税,另一个州忘了交。 两年后,她房子的一半被政府拍卖,邻居只花了两百多美元就买走了,她想拿回房子却需要支付十五万美元。 库克县2022年有3.1万处房屋因连续三年欠税待拍卖,这些房主大多是失业工薪族或退休老人。加州一些老居民住了一辈子的房子,但随着房产税越来越高,年纪大了收入固定无法负担,只能卖房或流落街头。 房产税本身只是触发因素,但它背后映射出更深层次的问题。美国普通人储蓄率低,生活成本不断上涨,而工资增长远跟不上通胀。 食品涨价、电费涨价、汽车保险涨价,房租也上涨,普通家庭很容易陷入财务困境。高昂的医疗费用更是压垮家庭的隐形力量。 失业、疾病、意外事故都可能耗尽积蓄,而房产税成为压垮最后一根稻草。房子不再是资产,而变成了持续需要投入的负债,一旦支付能力断裂,住所也随之岌岌可危。 房产税还放大了社会结构和种族不平等问题,非洲裔和拉丁裔在美国人口中占32%,但在流浪汉群体中占比达到70%。 他们本就财富积累少,房产税进一步加剧贫困困境。退休老人也是受害者群体,他们靠固定退休金生活,收入难以增长,但房产税会随着房价上涨而增加,迫使许多人不得不卖掉住了一辈子的房子,甚至流落街头。 更广泛地看,美国贫富分化严重,低收入群体在经济下行和生活成本上涨的压力下,很容易被房产税“钉死”,形成恶性循环:没房子就没固定地址,没固定地址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就没有收入,房子更加保不住。 此外,房产税的刚性设计并没有充分考虑个人生活的脆弱性和现代经济的波动性。税制假设每个业主都有稳定财务能力,但现实中大多数人都可能遭遇失业、疾病或意外事件。 房子不仅是砖瓦和土地,它承载着人的尊严、安全感和社区归属感。当一个家庭因为房产税而失去房子,这份安全感就被彻底剥夺,人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在社会中漂泊。 地方政府依赖房产税维持教育、消防、道路等公共服务,如果取消房产税,资金来源将受影响,公共服务可能下降;但保留房产税,则必须考虑如何为收入不稳定或遭遇不幸的群体提供保护。 现实是,美国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近三千万人没有医保,一场大病可能拖垮整个家庭。零工经济盛行,工人缺乏稳定收入、失业保障和工会保护,房产税成为他们财务压力的最大节点。 从社会政策角度看,房产税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它保证了社区基础设施运转,为教育、消防、道路和公共设施提供稳定资金。 但对弱势群体来说,它是一把冰冷的“强制杠杆”,一旦无法支付,就直接导致住房失去。这种制度在资本主义背景下暴露了制度设计的冷酷性:人被简化为支付账单的能力,人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被忽略。 信源:环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