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英、法、德、意、加等14国,欧盟、欧洲理事会等17方,发联合声明!这个迹象很

不负赋墨尘 2025-10-30 01:36:17

乌、英、法、德、意、加等14国,欧盟、欧洲理事会等17方,发联合声明!这个迹象很危险,欧洲很可能要腾出手来和老美一起制衡中国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这事儿最先提出来的,是美国。可有意思的是,美国自己冻结的俄资产加起来才几十亿美元,还不够塞牙缝。可偏偏就是它最积极,一边在那儿摇旗呐喊,一边让欧洲去当“领头羊”。说白了,美国是想自己站在安全地带,让欧洲去冒风险。   美国的算盘很精:一来能继续让欧洲帮它承担对乌援助的压力;二来能趁机继续把欧洲牢牢拴在自己的战车上。   美国要的从来不只是“帮乌克兰”,它更看重的是——借俄乌冲突彻底绑定欧洲。只要欧洲没法脱身,美国就能继续操控北约、控制能源、左右欧洲的经济和安全政策。   问题在于,欧洲自己也快撑不住了。能源价格高企,通胀迟迟压不下来,老百姓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德国已经开始削减预算、法国也在勒紧裤腰带。偏偏这时候,美国又让他们拿别人的钱去给乌克兰发贷款。   更糟糕的是,这么干还违反了国际法的底线。按理说,国家和国家之间有个共识:就算打仗,也不能随便动对方的主权资产。   现在欧盟要把俄罗斯的利息拿出来花,这就等于告诉全世界——只要我们看不顺眼,就能动你的钱。这种事儿一旦开了头,整个国际金融秩序都得乱套。   比利时第一个坐不住,因为欧洲清算银行就在他们那儿,如果真动俄罗斯的钱,俄罗斯第一个报复的就是他们。   匈牙利也直接说,这样搞以后谁还敢把钱放在欧洲?塞浦路斯更干脆,直接拒绝参与,因为那边有一堆俄罗斯富豪的存款,真动了人家的钱,本国银行业分分钟塌。   说到底,欧洲自己都知道,这事儿风险太大。可问题是,美国的压力太强,他们又不敢太硬气。进退两难,成了现在欧洲最真实的处境。   别看这事儿是打着援乌的旗号,其实美国的心思早就不止在俄罗斯身上。俄乌战事打了这么久,美国早就在想,怎么把这套“冻结资产、金融制裁、舆论造势”的组合拳,用到下一个对手——中国身上。   这次“14国联合声明”表面上是针对俄罗斯,其实是一次演练。演练什么?演练“强权即真理”的新游戏规则。   只要他们说是“正义的”,就能动别人的钱;只要他们觉得“有道理”,就能封别人的企业。今天可以是俄罗斯,明天也可能是别的国家。   别忘了,欧洲最近在亚太地区的小动作可不少。英国、德国、加拿大都派了军舰到亚太海域,美国也在鼓动北约往东扩。很明显,他们已经开始准备腾出手,把视线从俄乌战场,慢慢移到中国周边。   其实欧洲自己也清楚,他们没法彻底得罪中国。德国的汽车、法国的奢侈品、意大利的机械设备,这些都严重依赖中国市场。   2023年,德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占到全球出口的近10%,法国的奢侈品牌有三分之一的销量来自中国消费者。   但现在的欧洲有点骑虎难下。一边要跟着美国搞政治对抗,一边又得靠中国市场吃饭。   美国要求他们加入所谓的“技术限制联盟”,德国、法国都心里犯嘀咕。比如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刚在广东投了100亿欧元建新基地,美国那边立马就警告他们“不能给中国转让技术”。这不是让人左右为难吗?   欧洲人明白,美国不是真的想帮他们,而是想让他们去承担风险。自己打仗、别人出钱,这才是美国的老套路。可欧洲一旦跟着走到底,经济受损、产业萎缩、市场被卡,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   美国要想照搬对俄的那一套来对付中国,可没那么容易。中国可不是俄罗斯。   在关键资源上,中国掌握着全球95%的工业硅片产能和85%的稀土加工能力。美国的军工体系、电子产业几乎都离不开中国的原材料。要是中国真要反制,F-35生产线三个月就得停工。   在金融领域,中国这几年也在悄悄布局。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交易量三年涨了230%,已经有49个国家加入了本币结算网络。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用人民币、卢布、迪拉姆结算,减少对美元的依赖。美欧想靠金融制裁打压中国,难度越来越大。   更关键的是,中国现在是很多新兴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亚洲、非洲、拉美这些地方的国家都明白,靠美国拿不到发展,跟中国合作才有实惠。换句话说,中国早就不是孤军奋战,而是背后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圈”。   这次14国、欧盟和欧洲理事会的联合声明,表面上是一次经济决策,实质上是一次全球秩序的分水岭。   欧洲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关键选择:要么继续做美国的马前卒,跟着搞制裁、玩金融霸权;要么学会独立思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和国际信誉。   如果欧洲真的跟着美国一路走下去,今天冻结的是俄罗斯的钱,明天可能被卷进对华围堵,后天自己也可能成为被别人算计的对象。毕竟,在美国眼里,欧洲从来不是伙伴,只是棋子。

0 阅读:0
不负赋墨尘

不负赋墨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