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中国实在忍无可忍,终于要杀鸡给猴看了!谁是这只鸡?不是美国,不是日本,不是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和菲律宾,而是荷兰。 荷兰虽然只是个欧洲小国,却握着全球科技产业链的“命门”——光刻机。咱们平时用的手机、电脑,家里的智能电视,甚至汽车里的芯片,都得靠光刻机造,而荷兰那家叫阿斯麦的公司,几乎垄断了这项技术。 阿斯麦的极紫外光刻机(EUV)是生产7纳米以下高端芯片的唯一设备,2024年它占据了95%以上的3纳米及以下节点市场份额,连台积电、三星这样的芯片巨头都得完全依赖它。 这设备里装着10万多个零部件,得全球800多家供应商协作才能造出来,单台重量超过180吨,造价直奔2亿美元,技术壁垒堆得比山还高,别家花20年、砸数百亿美元都追不上。 更别提中低端芯片量产离不开的DUV光刻机,阿斯麦也占着85%以上的市场份额,日本尼康、佳能根本构不成威胁。 中国曾是它最给力的市场,今年三季度中国订单占据冲到42%,几乎撑起这家企业的半壁江山。这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荷兰跟看不见似的,只一门心思跟着美国屁股后面转。 2022年美日荷组起封锁联盟后,荷兰就开始对光刻机出口设限,2023年9月给NXT:2000i等DUV机型加了出口许可,2024年直接撤销了部分机型的出口许可,到今年10月更过分,把NXT:1970i这类量产型DUV设备也进行了管制,摆明了要堵死中国中低端芯片的活路。 要是只管制光刻机还能算技术博弈,荷兰对安世半导体的操作就纯属明火执仗。 这家被中企控股的公司是车规芯片界的隐形大佬,小型号MOSFET出货量全球第一,车规级PowerMOS市占率稳居第二,每辆燃油车或电动车里的发动机、安全气囊等关键部件,都得用上它的芯片。 2025年9月底,荷兰政府翻出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二话不说冻结安世全球资产,撸掉中国籍高管,还把99%股权强行交给第三方托管,嘴上喊着“防止技术转移”,实则帮美国给中国半导体产业下黑手。 他们没算明白,安世70%的产能都在中方,欧洲车规级功率芯片有四分之一都是靠它支撑,这波操作简直是给自己的汽车业埋雷。 中方的反击来得干脆利落,今年10月14日,中方直接叫停安世中国工厂的出口业务。 这下全球汽车业彻底乱了套,宝马慕尼黑工厂两条电动车生产线立马停摆,iX3、i4车型交付遥遥无期,光违约金就扔出去超2亿欧元;日本丰田的混动车型也被波及,10月产能利用率硬生生跌到70%。 车企们急得跳脚却没辙,车规芯片得过严苛的AEC-Q100认证,换供应商至少要18个月,成本还得涨30%以上。市面上MOSFET芯片现货价瞬间飙升40%到60%,紧俏型号直接翻倍,最后这笔账全落到消费者头上。 原本还在嘴硬的阿斯麦猛然发现中国订单暴跌37%,更要命的是技术更新迭代也彻底没了方向,因为中方客户的需求原本是DUV技术升级的参考。 更致命的是,光刻机离了中国稀土根本玩不转:磁悬浮工作台要靠镝和铽保证精度,镜头玻璃得用镧校正畸变,而全球95%以上的高纯度镝、铽全是中国产的。 2025年10月中方加码稀土管制,含中国稀土超0.1%的产品都得审批,阿斯麦内部都传疯了,说稀土库存顶多撑八周,再找不到办法就得停工。 欧盟内部更是怨声载道,德国汽车业损失最惨,经济部私下把荷兰骂惨了,说它“绑架欧盟利益”;法国也没客气,直接在欧盟理事会拍桌子抗议,指责荷兰这单边禁令毁了欧盟统一的贸易政策。 荷兰这下知道着急,经济部长赶紧给中国打电话,又不敢直说归还安世控制权,只能含糊其辞;阿斯麦想让政府放宽禁令,农业协会也想访华救市,可这事哪有那么简单就摆平的。 这步“杀鸡儆猴”确实精准,没一棍子打死阿斯麦,没断了荷兰所有贸易,安世对国内车企的供应没受影响,成熟制程芯片设备也能正常交易。 既让荷兰实实在在尝到了代价——2025年4月荷兰对中国出口额已降10.4%,阿斯麦中国业务占比从高峰时的49%跌到预计20%,也给其他跃跃欲试跟着美国“遏华”的国家留了个醒。 要知道中国芯片自给率已在2025年突破30%,进口额同比减少3500亿元,不是非依赖谁不可。 荷兰的教训摆得明明白白,光刻机再牛也得靠稀土撑着,芯片产业链再强也经不住地缘政治瞎折腾。在产业链你中有我的今天,想靠打压别人讨好强权,终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那些还在观望的国家该看清了,逆全球化的路根本走不通,这只“鸡”的代价,已经足够有说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