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又来要钱了,这次要钱要的很绝,很干脆,秘书长古特雷斯直接放狠话:不交钱就裁2681人,2026年预算砍15%,连“破产”俩字都抛出来了,看着是急到火烧眉毛,可明眼人都知道,这出戏的病根全在美国身上。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9月底,会员国2025年度会费只收到了66.2%,比去年同期少了近12个百分点。 193个会员国里有57个没全额缴纳,总欠费金额早在去年年底就突破7.6亿美元,到9月底这数字还在往上走。 更刺眼的是,联合国2025年初就带着1.35亿美元赤字开门,如今要在37.2亿美元的年度预算里硬生生抠出6亿美元节省,执行率被逼降到83%,这背后最扎眼的数字来自美国。 作为占联合国经常预算22%、维和预算25%的第一大摊款国,美国光是2025年应缴的8.26亿美元常规预算就分文未付,加上往年积累的欠款和未结清的维和经费,累计拖欠总额已经超过30亿美元,占所有会员国欠费总额的大头。 美国的欠费可不是新鲜事,这毛病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犯了,国会总能找出各种借口拖着不缴。1999年就曾因为欠得太多差点失去联合国大会投票权,最后补了点钱才勉强保住资格。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还是发达国家里唯一一个给自己设缴费上限的国家,1993年克林顿政府就立了规矩,常规预算和维和预算出资比例绝不超过22%和25%,哪怕按联合国公式算它该缴更多也不松口。 这些年它早把“老赖”行径玩得熟练,就像还信用卡只掏最低还款额,每次只缴一点刚好卡在“欠费不超前两年总额”的红线之上,既保住投票权,又能持续欠着大钱。 这种长期拖欠直接戳中了联合国的命门。2024年4月,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万国宫一楼的自动扶梯全停了,各国代表穿着西装爬楼梯成了常态,到年底更是因为15万美元电费亏空关门一个月。 今年情况更糟,古特雷斯抛出的2026年预算方案直接砍到32.38亿美元,1.4万个职位要砍掉2681个,这还只是开始。 联合国难民署已经先走一步,因为资金紧缺裁员3500人,高级职位砍了近50%,可全球难民数量比十年前翻了一番,援助项目早就捉襟见肘。 更荒唐的是,联合国还得从工作资本基金借钱周转,10月刚动用特别账户应急,同时还要准备退还会员国3亿美元抵扣款,相当于从本就紧张的资金里再切走10%。 美国一边欠着钱,一边还没耽误在联合国刷存在感。2025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美国代表拿着话筒讲了57分钟,大谈“美国黄金时代”,转头就指责联合国解决不了伊朗核问题、俄乌冲突,对自己30亿美元的欠款只字不提。 这种“既要话语权又不想掏钱”的操作早引来了不满,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都忍不住联名发文,敦促政府缴钱,说“想重拾信誉,没什么比付清欠款更实在”。 要知道,美国年均军费几千亿美元,花在情人节上的钱都比联合国会费多7倍,平均每个美国人分摊的会费也就半杯“星冰乐”的钱,可它就是愿意让联合国陷入困境。 更讽刺的是,美国拖欠的钱直接影响了其他国家的利益。之前联合国欠印度、巴基斯坦等维和部队派遣国的数千万美元补偿款,就因为美国欠费迟迟给不了,等于让这些国家替美国的赖账买单。 联合国常驻代表托马斯-格林菲尔德自己都承认“付了账单才能在桌上有位置”,可美国显然没把这话当回事。 从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援助,到如今持续欠费,美国用实际行动给联合国的财政捅刀子,却还标榜自己是“联合国最大贡献者”,难怪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早怼过这种虚伪——“先把欠费交了,再谈领导力”。 现在古特雷斯喊出“破产”,本质上就是给美国递最后通牒。毕竟66.2%的收缴率里,少的那12个百分点,多半都能在美国的欠款清单里找到对应数字。 裁员2681人、砍15%预算,这些极端措施与其说是针对所有会员国,不如说是逼着美国正视问题。 可从美国10月只愿意付一半维和款的态度看,这场财政危机恐怕还得拖一阵子,联合国这场“钱荒”的病根,终究得靠最大的“欠费户”来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