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锡玮首次给郑丽文出主意,倘若前往中国大陆一定不要去一线城市。   最近台湾政坛

福星徠说事 2025-10-25 19:57:50

周锡玮首次给郑丽文出主意,倘若前往中国大陆一定不要去一线城市。   最近台湾政坛这波“访陆讨论”里,周锡玮给郑丽文的建议算是戳中了焦点,这位前台北县县长直言,要是郑丽文真要去大陆,千万别先扎进一线城市。   事情得从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说起。   刚上任第二天,大陆就发去贺电,而她不到24小时就硬气回应“当然要去大陆交流”,连“怕被民进党法办就别出来混”的话都撂了出来。   这份表态被周锡玮视作“两岸突破”,毕竟朱立伦任内自己从没踏足大陆,顶多派夏立言去了几次,大陆官方和民间早有“诚意不足”的议论。   正是看准这节骨眼,周锡玮抛出两个具体建议:一是扎进二三线城市,跟当地老百姓唠唠,听听他们对国民党的真实想法;   二是必须拜访大陆台商,看看他们为啥能“混得风生水起”,感受下大陆对台胞的真实态度。   这“绕开一线”的主张,瞬间把两岸交流的讨论从“去不去”拉到了“怎么去”的层面。 观点   说实话,周锡玮这建议看着反常规,实则戳中了两岸交流的“痛点”。   不是一线不重要,而是这些年两岸官方互动多集中在北上广深,谈的多是宏观政策,但普通民众的真实想法反而藏在二三线。   就像淮安这样的城市,累计落地1500多个台资项目,实际到账台资近80亿美元,当地老百姓天天跟台商打交道,他们嘴里的“对国民党期待”,比会议室里的表态实在多了。   夏立言之前访陆专盯民生,帮台商解决物流难题、给农渔民找销路,反而比空泛政治喊话更受欢迎,这就是民间交流的力量。   再看拜访台商的建议,简直是“找对了钥匙”。   淮安的台企最有说服力:聚赫新材的复合铜箔项目试投产时,当地政府全程帮办手续;和兴汽车搞智能生产线改造,政策补贴直接落地,生产效能提了40%。   还有涉台融合法庭一年化解173件纠纷,连《台胞生活指南》都帮着编好,这些细节里藏着的,才是大陆对台胞“真心实意”的答案。   比起一线城市的高楼大厦,台商车间里的故事,更能说明“两岸一家亲”不是口号。   更关键的是,这建议暗合了当前两岸新态势。   学者们都发现,现在越来越多台湾年轻人愿意来大陆发展,民间认同正在悄悄加深。   郑丽文要是真能走进二三线,既能避开民进党“亲中”的抹黑,又能拿到最鲜活的民意筹码,比在一线城市开几场发布会管用多了。   说到底,周锡玮的建议本质是说:两岸交流得“接地气”。   那些藏在二三线城市的烟火气、台商车间里的实干劲,才是跨越海峡的真正纽带。   郑丽文那句“怕就别出来混”已经够硬气,要是真能照着这建议走一趟,说不定真能给国民党的两岸路线打开新局面。   毕竟两岸关系从来不是纸面上的博弈,而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相处。   你觉得郑丽文会采纳这“绕开一线”的建议吗?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