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要是中国打仗,会有很多国家对付中国,别以为有航母和导弹就可以不用怕了,只有

栗頿聊 2025-10-24 21:48:12

俄媒,要是中国打仗,会有很多国家对付中国,别以为有航母和导弹就可以不用怕了,只有动武力,把对手彻底打疼的时候,一切都迎刃而解,才能赢来真正的尊重与和平。   如今中国的威慑力,早就不是“要么靠武器要么靠战争”的单选题,更像是一套复杂的组合拳,藏着三层更深的逻辑。   首先是咱们手里的“硬家伙”,但关键不在装备本身,而在它们构成的整体能力。   辽宁舰、山东舰这些航母,还有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是一张庞大作战网络里的关键节点,共同撑起了一套“拒止体系”——简单说就是让对手的军事力量不敢轻易靠近,一旦介入就得付出惨痛代价。   这可不是自吹自擂,美国五角大楼2024年的报告都承认,咱们的导弹饱和攻击对他们的航母有实实在在的威慑,连CSIS智库推演后都认为,美军想直接介入台海,胜算小得可怜。   光有硬实力还不够,更得让对手相信你敢用这些实力,这就得靠历史留下的“底气”。   想想抗美援朝的时候,咱们的钢产量还不到对手的零头,却硬是把“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了三八线,一仗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   这一战就给世界划下了红线:中国的核心利益碰不得。   从那之后,不管是珍宝岛事件,还是对印、对越反击战,咱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从来没变过。这种刻在历史里的决心,会提前让对手算清楚挑衅的代价,这比单纯的武力展示更有威慑力。   最容易被忽视的,还有一张看不见的“利益网”。现在的世界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全球化把各国的利益绑在了一起。   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核心,手里握着稀土这样的关键资源,也是很多国家最重要的市场。就算真有什么所谓的“多国联盟”,表面上看着吓人,经济上却脆弱得很。   就说美国的半导体产业,深度依赖和大陆紧密相连的台湾供应链;还有不少国家的出口,一多半都靠中国市场。   真要撕破脸,战争的账单不是某一个国家能付得起的,得大家一起“买单”。这种利益捆绑,让军事冲突的代价变得根本无法承受。   所以说,俄媒的观点虽然点出了决心的重要性,却没能看懂中国维护安全的完整逻辑。   咱们的底气从来不是只靠“打疼”对手,而是由体系化的军事拒止能力、历史铸就的坚定意志,还有全球利益交织的约束力量,共同构成的复合体系。   这个体系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打仗,而是要抬高冲突的门槛,让任何挑衅都变成不理性的选择。

0 阅读:130

猜你喜欢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