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28岁知青谢炳义给一个女乞丐买了2碗面,哪知,女乞丐一直跟在他身后,

混沌于浮云 2025-10-23 18:54:30

1977年,28岁知青谢炳义给一个女乞丐买了2碗面,哪知,女乞丐一直跟在他身后,他便好心收留,谁料,10年后得知女子的身份,他连忙报警! 谢炳义1949年出生在北京德胜门胡同,家里条件一般,父亲做木匠,母亲在纺织厂上班。他从小帮父亲干活,学着锯木头、钉钉子,十几岁就能修邻居的凳子桌子,大家都说他手艺好。1969年,他去了河北乡村,那时候知青下乡是常见事。他住土坯房,冬天冷夏天漏,吃窝头咸菜,干农活手上起老茧。他在那学修农具、砌墙,成了村里能手。1974年回北京,城市变样,高楼多了。他找建筑工地活,搬砖和水泥,靠农村练出的力气干得稳当。每月工资给家里买肉改善生活。那年他28岁,还没对象,邻居偶尔说说,他也没急。 1977年秋天,谢炳义下班路过面馆,看到女乞丐在垃圾桶边找吃的。他买了两碗面,给她一碗。她吃完就跟着他走,他劝不住,就带回家。谢母不高兴,但还是让她洗澡。女子洗干净后,不会说话,用手比划。谢家叫她李秀芝,她开始帮忙扫地、做饭、补衣服。谢炳义觉得她老实。1978年春天,他们结婚,简单请亲戚吃饺子。他做了铜喜字给她。婚后他更努力干活。1983年,生龙凤胎,家里热闹。他骑车拉材料,攒钱买东西给家人。 日子过到1986年春,一个醉汉进门,指李秀芝脖子胎记,说她是保定娶的哑巴老婆。谢炳义带他们去派出所。警察查出醉汉叫赵大壮,1972年娶李秀芝,家里穷,他常打她。她怀孕跑了。谢炳义给赵大壮钱,换离婚协议,赵大壮拿钱走人。 1986年后,生活又稳下来。80年代末,经济改革,谢炳义当包工头,接修房子活,收入好转。他每天带工具跑工地,家里买收音机,孩子听广播剧。李秀芝做针线活,邻居找她补衣做鞋垫,挣零钱。她教孩子叠纸鹤。谢家和赵大壮的两个女儿联系,寄钱和成绩单。 90年代,胡同拆迁,搬公寓。房子亮堂,李秀芝阳台种茉莉花。女儿上师范,儿子学工程,毕业在北京工作。谢炳义裱毕业证挂客厅。2008年,李秀芝病逝,谢炳义陪到最后。2009年,他去德胜门旧址,那成步行街,咖啡馆挂铜喜字,他看半天。

0 阅读:0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