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期落幕!“成功学大师”杨涛鸣的骗局:3.8亿背后的荒诞与反思 2025年1

自在聆听鸟语 2025-10-15 13:50:42

无期落幕!“成功学大师”杨涛鸣的骗局:3.8亿背后的荒诞与反思 2025年10月14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成功学大师”杨涛鸣(本名杨武成)诈骗案作出二审判决,驳回其上诉请求,维持原判。这场持续7年、涉案金额3.8亿余元的骗局,终于以主犯锒铛入狱画上句号,而留给上万受害者的,除了财产损失,更该有深刻的反思:为何如此拙劣的骗局能够持续7年,能够让上万人上当受骗? 此前2025年6月,浙江省宁波市中院一审以诈骗罪判处杨涛鸣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妻子徐某婷作为同伙,一审获刑12年、罚金600万元,二审改判为11年、罚金100万元。随着判决生效,这起荒唐骗局的遮羞布被彻底撕开。 谁能想到,这位被奉为“亚洲第一潜能激励大师”的人物,仅有高中学历,连“陈安之亲传弟子”的核心身份都是伪造的。2005年,还是农村青年的杨武成偶然接触到台湾成功学讲师陈安之的讲座录音带,被现场狂热氛围吸引,为凑580元入门课学费甚至卖掉家里两头猪。2010年左右,他擅自宣称拜入陈安之门下,就此改名杨涛鸣,开始系统性编造履历。更讽刺的是,连他身上的“成功光环”都是租来的假象:社交账号里的劳斯莱斯是日租8000元的道具,白天摆拍完晚上换车牌接婚庆单子;所谓“海景豪宅”不是PS合成就是短期租赁,“大师办公室”不过是宁波写字楼里墙皮剥落的小隔间。他还伪造与名人的合影、弄假的哈佛访问学者证书,编造“28岁白手起家开劳斯莱斯”的故事,全套包装漏洞百出,却仍让无数人趋之若鹜。 在他的会场里,毫无逻辑的话术配合精心设计的洗脑套路,成了收割利器。“交的钱越多,离成功越近!”“犹豫的人永远是穷人!”震耳的音乐、狂热的口号、轮番上台的“托”,再加上“走火大会”“手劈木板”等戏法——木炭下铺着隔热水晶砂,木板是一劈就断的插接板,持续十多个小时的疲劳轰炸让学员失去理智。他设计了从几百元到300万元的阶梯式课程体系,还推出“能量周边”:一小撮头发卖3800元、签名A4纸卖298元、普通塑料手环卖1980元,这些废品竟让有人刷爆信用卡、变卖房产,甚至挪用孩子学费、跳楼逼家人借钱购买。更可悲的是,50%的拉人头佣金,让不少受害者沦为帮凶,转头欺骗亲戚朋友。 法律的严惩彰显了正义,但这起案件更该叩问受害者的内心:为何“陈安之弟子”这种未经核实的身份、租来的豪车这种明显的破绽,没能拦住趋之若鹜的人群?正如网友所言,杨涛鸣的把戏明眼人一看便知,可太多人被“快速成功”的幻想冲昏了头,总觉得成功有秘诀,花点钱就能躺着赚钱。生意遇瓶颈的老板、焦虑的宝妈、受挫的年轻人,他们在现实中积累的迷茫与急切,让杨涛鸣的虚假承诺成了“救命稻草”,却最终沦为吞噬财富的陷阱。当有人被“女儿被绑架能不能拿30万”的激将法逼得当场借钱缴费,当有人对P图痕迹明显的名人合影深信不疑,暴露的正是对捷径的贪婪和理性判断的缺失。而监管层面的短板更让骗局有机可乘,其核心公司无办学资质却能以“会议服务”名义全国办课,32家空壳公司分流资金规避监管,这些漏洞都成了骗局延续的温床。 2023年4月,杨涛鸣及30多名涉案人员被抓获,这场幻梦终成泡影。铁窗内的无期徒刑,是对骗子的惩戒;而3.8亿赃款背后的教训,更该警醒每一个人:真正的成功从无捷径,马云创业失败三次,任正非44岁才起步,从来没有“大师咒语”能替代脚踏实地的努力。那些喊着“想成功先发疯”的狂热话语里,从来不是希望,而是针对人性弱点的精准猎杀。当我们放下对捷径的执念,当监管补上漏洞,骗局便再无生存的土壤。

0 阅读:0
自在聆听鸟语

自在聆听鸟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