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胜文说,各位不要忘掉,中国大陆目前为止是台湾第一大或是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台湾,从大陆赚到的贸易顺差,有700亿美元。世界上很少有人会整天和自己的主要客户闹翻,更别提有人恨不得打一仗,这种状态确实反常。 赖清德上台后推的“脱钩”政策,让岛上的不少行业直接吃了亏,旅游业是明显的例子,两岸游客往来减少,民宿和餐馆生意一下冷了下来,整年的观光产值差了近7000亿新台币。 岛内做生意的人都清楚,游客少意味着生意差,材料采购减少,配送公司、农产品供应商也跟着受影响,这股寒意不止蔓延在旅游业,高科技产业同样中招。 台湾的电子业一向仰赖大陆市场,可现在硬要把产业链往美国搬,订单没法像之前那么稳定,工厂产量减少,还带走一批技术骨干,留在岛上的设备闲置,人力不足,很多工程师悄悄感叹,没有大陆那条供应链,再好的技术也容易砸在手里。 数字最能说明问题,去年两岸贸易额接近3000亿美元,比前年涨了9%,台湾从中赚到700亿美元顺差,其中出口大陆的电子零件是大头,尤其是芯片,一年能卖出900多亿美元,差不多占了对大陆出口的六成多。 这些芯片直接关系到工厂机器能不能转,工人工资能不能按时发,去年8月,台湾出口创新高,其中对大陆出口增长超过15%,原因很直接,大陆的人工智能行业带动了芯片需求大涨。 农业依赖也一样,凤梨事件大家还记得,曾经九成的凤梨销往大陆,一遇到检疫问题,就有人喊着全岛多吃凤梨,但农民心里明白,东南亚市场根本填不上那个缺口,以前出口日本遇到问题时,是坐下来谈技术方案,到了大陆这块就被弄成政治问题,这让台湾果农很无奈。 有些企业早就找到了方向,比如长春化工把工厂开在盘锦,产的锂电池铜箔八成都卖给大陆电动车厂,大陆新能源车热销,盘锦厂去年光这一块就赚了23亿多,企业老板很清楚,市场火工厂才有活干,这样稳定的生意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代替的。 台湾老百姓的选择更直接,通过福建的跨境电商平台,大陆的服装、日用品每年有上百亿的销量进入台湾,台湾人在网购车里下单的大陆商品越来越多,而大陆工厂里继续源源不断用着来自台湾的电子零件,这种互通已经融进日常生活里了。 台湾全年出口总额里,三分之一得靠大陆和香港市场消化,一旦真走向对抗,首先受伤的是自己的经济,工厂订单减少,农产品卖不出去,旅游业更惨。 两岸经济本就是互补的关系,稳定的贸易伙伴关系,意味着企业订单稳定、工人工作稳定、农民销路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把财神爷当对手,吃亏的只能是台湾自己。
台湾新党创始人王建煊发文:“如果大陆武统台湾,台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台湾省,一
【66评论】【7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