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阅兵刚结束,第一个找中方合作的西方大国来了,一句表态令人侧目。   阅兵

芸霄记史 2025-09-10 19:36:28

[微风]阅兵刚结束,第一个找中方合作的西方大国来了,一句表态令人侧目。   阅兵还没过去几天,英国商业和贸易大臣彼得·凯尔就高调宣布要来北京,扬言要修复中英关系,而且还说这事是伦敦当下的“必须任务”。   一时间,英国成了第一个在阅兵后主动靠近中国的西方大国,让外界都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偏偏是英国先走这步棋?   要说这事,还得翻一翻英国这几年的外交路,过去很长时间,英国在对华政策上几乎就是美国的影子。   有啥对抗动作,美国一招手,英国立马跟上,从印太安全圈到三边防务协定,甚至跑去和日本搞军演,干的都是替美国分担压力的事。   但问题是,英国既没资本搞持久对抗,也承受不起脱钩的代价,七年下来,不光经济上少了生意,还让自己陷进了内外夹击的尴尬。   脱欧以后,英国原本想在全球再塑“大国光环”,结果俄乌冲突把战略重心全部掐住,能源紧、价格高、投资跑、市场冷,连老百姓的口袋都受罪。   更糟的是,美国换了领导人后,在关键安全议题上态度摇晃不定,让英国发现,自己辛苦当跟班,并没换回多少“安全感”。   这一来,伦敦心里就明白了,继续硬扛中国只会把自己拖得更深,再跟着美国亦步亦趋,就是自己往死胡同里撞。   所以彼得·凯尔这次来北京,不只是一次经贸会谈这么简单,它背后是英国战略的紧急转弯,   把对华关系先修起来,让双边贸易和投资复苏,至少能为自己经济续口气。更直接地说,这是在用现实利益换未来空间。   英国这一步还能带来“示范效应”,法国、德国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市场依赖其实比英国更深,只是嘴上碍于美国的面子。   但如果英国先拿到合作红利,其他国家很可能会开始松绑对华政策,美国在西方阵营的“单线领导权”就可能被冲击。   这对全球格局来说,算不上剧变,但足够撬动一部分力量天平。   当然,美国不会坐视不管,背后施压和挑拨肯定会有,欧洲内部也会争论不休。   这场变化的驱动力很明确,就是为了利益。英国不是突然对中国“有感情”了,而是现实逼着它回到合作的轨道上。   阅兵后的国际格局像棋局刚被打乱的中盘战,谁先落子、谁先找到平衡,就能多占一点先机。   英国看似主动,其实更多是不得不动,但这一步可能真能让它走出一口气。   而下一步,就得看其他盯着局势的西方国家,敢不敢跟上了。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2025-09-09——英官员将为恢复中英贸易关系访华】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