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衣复恩给蒋介石开了10年专机,从没出过岔子。可这一年,莫名被捕,一关就是1066天。出狱那天,衣复恩疑惑道:“我到底说啥犯忌讳的话了?” 衣复恩出生于1916年山东济南,早年进入中央航空学校学习飞行技能。毕业后加入中国航空公司,积累运输机操作经验。抗日时期参与长途飞行任务,从美国返回中国途中穿越多个大陆,展现出高超技术水平。1943年首次执行蒋介石夫妇出行飞行,使用C-47机型完成重庆到贵阳航线。这次任务奠定他作为专属飞行员的地位。战后美国提供改装飞机,他负责管理美龄号和中美号,确保高层出行安全。1949年组织空军运输黄金到台湾,涉及数百箱资源转移。国民党退守台湾后,他升任空军情报署长,主持侦察活动。 衣复恩在空军中逐步获得信任,担任国防部次长职务。1960年代管理U-2侦察机部队,获取大陆情报资料。1964年将核试验基地照片上报高层,这成为后来指控依据。1966年春天国防部会议上,他对反攻大陆政策表达疑问,认为当年装备优势下仍失败,现在条件更难实现。言论在会场引起注意,但未立即引发后果。之后在酒会上与美国武官交流两岸形势,直言反攻想法不切实际。谈话内容流传到美国媒体,登上纽约时报报道,标题涉及台湾军方高层质疑政策。这件事迅速在国民党内部发酵,导致调查启动。 军法处以泄露机密为由逮捕衣复恩。关押期间审讯焦点围绕U-2部队管理和照片处理。录音证据显示他与陈诚讨论情报上报流程,被视为违规行为。关押持续1066天,期间隔离审查,生活条件简陋。1969年获特赦释放,头发已白。出狱后高层要求保密,避免对外披露事件。多年后退役情报人员透露,事件源于挑战反攻复国理念,加上美国中情局影响台湾情报系统。U-2部队控制权成为斗争焦点,他作为负责人卷入其中。国民党内部借此调整权力结构,确保政策统一。 释放后衣复恩脱离军界,转向商业发展。利用航空背景创办中华航空服务公司,起步时规模小,专注货运代理。业务扩展到东南亚航线,逐步垄断部分市场份额。1971年尼克松访华期间,他在香港洽谈合作,保持低调态度。1989年返回杭州故乡,回顾早年经历。晚年专注企业管理,避免公共事务纠葛。2005年逝世于台北,享年89岁。他的生涯反映时代变迁,从飞行员到高层官员,再到商人转型。国民党时期权力更迭中,许多人面临类似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