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一位被俘的国军师长李碧光在审讯室里突然开口:“能否替我向周恩来发一封

千浅挽星星 2025-11-27 22:18:52

1949年,一位被俘的国军师长李碧光在审讯室里突然开口:“能否替我向周恩来发一封电报?“他顿了顿,眼神坚定地补充道:“放心,内容只有八个字!“这个出人意料的请求,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震。   1949年初的战场上,三野88师居然把拥有正规番号的国民党312师给“包圆”了,这不仅仅是全师被俘,更离奇的是那位副师长的反应。   当其他国民党军官垂头丧气、等待发落时,副师长李长亨却在审讯室里坐得笔直,腰板挺得像是在接受嘉奖。   面对我军审讯干部的询问,他没有求饶,也没有像旁人那样推卸责任,而是气定神闲地提了一个近乎荒谬的要求:“给我发封电报,收件人写周恩来。”   这句话一出,审讯室里的空气都凝固了,一个刚刚放下武器的败军之将,竟敢直呼我党高层领导人的名讳,还一副理所应当的架势,这不仅是不敬,简直是疯癫。   在那个高度敏感的时刻,审讯干部们的警惕性极高,但李长亨眼里的笃定又让人不得不迟疑,为了打破僵局,李长亨随手捡起半截铅笔,要了一张旧报纸,甚至都没用专用的电报纸,飞快地写下了那足以改变他命运的八个字:“我党有无黎强同志?”   负责审讯的干部不敢擅断,要求他自证身份,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电报难以发出之际,一个人的出现成了破局的关键。   钱申夫,时任88师补充团团长,无意中经过审讯现场,被李长亨一眼认出,这一认,认出的不仅是当年的延安抗大四期三大队的老同学,更是那个曾经睡在一个窑洞里的战友“李唯平”。   钱申夫当时就愣住了,记忆中那个去了华北前线的红色青年,怎么摇身一变,成了眼前这个身穿国民党军服的阶下囚?   这场重逢让身份的迷雾散去了一半,也让那封电报得以通过层层审核,最终发往中央,这并不是一时的反转,而是一场长达十年的漫长潜伏。   原来,这位“李长亨”真名李碧光,是董必武亲自掌握的代号为“黎强”的高级特工,早年在四川依靠同乡关系打入国民党内部,他并没有一开始就身居高位,而是极有耐心地通过一次次危机处理“向上爬”。   他在国民党特务机构中统的上位史,本身就是一部教科书级别的“职场升迁记”,最初他只是边缘人物,但通过解决一起连局长徐恩曾都头疼的机密泄露案,成功获取了中统大员孙云峰的信任。   当时一份涉及蒋介石安危的文件泄密,查无实据,李长亨巧妙利用回忆,指认出同事曾庆高借阅过文件,不仅破了案,还一脚踏进了中统的核心圈子。   有了这层信任,他甚至能利用酒局灌醉负责机密的第三科科长叶申之,偷偷配了钥匙,打开保险柜取走了那份让组织最为头疼的叛徒名单,在无声无息中消弭了隐蔽战线的重大危机。   直到被俘前夕,身为312师副师长的他,依旧在用独特的方式“指挥”战斗,他故意荒废部队的军事训练,把大把时间花在搞基建和做工上,把一支正规军带成了工程队,这也是为什么这支部队在遇到解放军时几乎“一触即溃”、全师被俘的重要内因。   其实当部队突围失败陷入绝境时,他完全有机会开枪或者逃跑,但他选择了留在原地,冷静地等待着那个“被俘”的时机,以此作为向组织复命的最后一步。   那封只有八个字的电报传到中央后,唤醒了高层尘封的记忆,一位曾经的保卫部老科长想起了当年的安排,三天后,军委急电确认:“速送黎强同志北平。”收到消息的那一刻,李长亨才卸下了所有的伪装。   他在牢房的小单间里,默默找出一把刀子,割开了那个随身携带的鞋底,在场的战士们惊讶地看到,那鞋底里密密麻麻藏着的,全是国民党江防部队的绝密布防图。   这不仅仅是一个特工的回归,更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身份交割,在被押送至北平的路上,李长亨并没有急着换下那身国民党军服,直到在招待所见到了前来接头的同志,他才郑重地脱下上衣,摘掉所有的国民党徽章,把它们收进了包里。   这一刻,潜伏者李长亨消失了,战士“黎强”终于归队。  

1 阅读:3523

评论列表

云程万里

云程万里

15
2025-11-28 18:26

无名英雄!

用户17xxx72

用户17xxx72

2
2025-11-28 23:48

致敬

用户10xxx51

用户10xxx51

2
2025-11-29 00:07

致敬国家的功臣

猜你喜欢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