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推银发族数字适老化新规,线下服务保留+专人指导暖民心 近期,全国多省市密集出台数字适老化升级举措,针对老年人“扫码难、缴费难、线上办事难”等痛点,明确要求政务服务、医疗、银行等重点领域保留线下窗口,同时配备专人提供“一对一”数字化指导,引发广泛好评。 记者了解到,此次新规覆盖多个高频场景:政务大厅设立“老年绿色通道”,不强制要求线上预约,人工窗口全程协助办理社保、医保等业务;医院开通老年人专属挂号通道,支持现金缴费,志愿者全程陪同就诊、打印报告;银行网点保留人工柜台,增设“适老服务专员”,帮助老年人操作手机银行、绑定社保卡。 此外,部分城市还推出创新服务:北京试点“社区数字驿站”,每周开展智能手机使用培训,涵盖扫码支付、网上挂号、视频通话等实用技能;上海要求网约车平台优化“一键叫车”功能,扩大字体显示,支持现金支付;广州地铁在重点站点安排志愿者,协助老年人使用乘车码、查询线路。 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8亿,其中超半数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此前,因“无健康码无法出行”“不会线上缴费影响医保报销”等问题频发,数字适老化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此次新规落地后,不少老年人反馈:“不用再逼自己学复杂操作,线下窗口还在,心里就踏实了。” 专家表示,数字适老化不是“淘汰线下”,而是“线上线下并行”,既满足年轻人的便捷需求,也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益。后续还需持续优化适老产品设计,让数字化服务真正惠及每一个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