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黄沙漫天,常年干旱少雨,可地下深处,竟藏着一片“地下海洋”。它的储量比

烈火科学风暴 2025-11-28 18:16:53

塔克拉玛干黄沙漫天,常年干旱少雨,可地下深处,竟藏着一片“地下海洋”。它的储量比美国五大湖加起来还多十倍,既是调节气候的“天然碳汇”,又能提供地热、助力油气开发,妥妥的西北宝藏。 这片地下水体的发现,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说起。科研人员用地震勘探技术,向地下发射地震波。通过分析反射回来的信号,发现有些区域的信号不对劲。和岩层反射的规律完全不同,进而猜测地下可能藏着大规模水体。 2006年后,探测技术越来越先进。地质雷达、电磁探测设备轮番上阵,再加上钻井取样验证,终于摸清了它的真实规模。这些水主要藏在地下数百米到上千米的岩层缝隙里,是实打实的“地下海洋”。 为啥干旱沙漠下会有这么多水?答案藏在千万年的地质变化里。很久以前,塔里木盆地曾是一片广阔海洋。后来地壳抬升,海洋慢慢消失,大量海水被地层封存起来。再加上周围昆仑山、天山的冰雪融水,顺着岩层缝隙不断渗透补给,经过漫长岁月积累,就形成了如今的地下水体。 这片水成分偏咸,富含钾、钠等矿物质。而咸水有个特点,能比淡水溶解更多二氧化碳。这就是它碳汇能力强的原因,每年自然溶解的二氧化碳,相当于不少工业城市的年排放量。既能调节区域气候,又能减缓沙漠化,让盆地生态保持平衡。 它的实用价值也一点不含糊。水体深处被地层加热,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现在盆地边缘已经有试点项目,用地热水发电,能稳定供给周边村镇用电,成了清洁电力的补充。 对当地油气开发来说,它更是“好帮手”。把地下咸水处理后注入油田,能有效挤压油藏。让原本难开采的油气更容易跑出来,像塔河油田就长期用这招,显著提升了产量,延长了油田开发寿命。 中国对这片宝贵资源特别重视,一直坚持可持续开发。在盆地里建了多个监测站,实时盯着水位和水质变化。严格控制开采量,既合理利用资源,又不破坏地下生态。 美国不少地质专家也很关注它。他们觉得,沙漠底下有这么大规模的水体,对全球碳循环意义重大。而且它的资源利用模式,也能给其他干旱地区提供参考。

0 阅读:44
烈火科学风暴

烈火科学风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