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最大的万吨级纯电动运输船“葛洲坝”号在湖北宜昌成功下水,标志着内河航运向零排放、智能化迈出重要一步。 该船总长近130米、宽22米、深7.7米,最大载重量达1.374万吨,相当于230节货运火车皮的运力,可适配长江干线长途运输,满足建材、粮食、工业原料等各类货物的运输需求。 动力系统由12个集装箱式锂电池组组成,总电量达2.4万度,相当于400台家用电动车的电池总和,支持快速换电模式,通过岸边换电平台用起重机吊装电池箱,拆旧装新仅需半小时,比传统燃油船加油更省时,一次换电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足以覆盖宜昌至武汉往返航程。 船舶核心采用磷酸铁锂“三电系统”,电池可抵御长江水域盐雾腐蚀和航行震动,使用寿命超8年;电力推进系统运行噪音低,智能配电系统能根据航行状态合理分配电能,保障动力输出平稳高效。 同时搭载5G+北斗智能驾控系统,可实时监测航道、水流和天气情况,实现自动预警避让、岸基远程操控及自动靠离泊,靠离泊误差不超过1米。 按年运营测算,该船每年可减少燃油消耗617.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52吨,相当于1800亩森林一年的固碳量;运营成本方面,每公里电费仅20元,比传统燃油船节省60%以上。 作为宜昌绿色船舶研发基地的重要成果,“葛洲坝”号填补了全球内河万吨级纯电动船的技术空白,此前当地已投入“长江三峡1号”纯电动游轮等多款新能源船舶,此次新船的下水,为全球内河航运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