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咱们国家发布赴日旅游警报之后不久美国也发布了赴日旅行警告。最搞笑的是美国人给

飞天史说 2025-11-28 16:19:46

就在咱们国家发布赴日旅游警报之后不久美国也发布了赴日旅行警告。最搞笑的是美国人给出的理由居然是防范狗熊。 近期因中日关系紧张,中国发了赴日旅游安全提醒,紧接着美国和加拿大也跟着发了旅行警告,理由竟然是防止被熊袭击。 要说这事怎么看都像一出国际大戏,主角表面上是那些熊,背后其实是各自算盘打得啪啪响的国家。 说起来,日本的熊患今年确实闹得挺大。根据日本环境省 2025 年 11 月 8 日发布的数据,4 月至 9 月,熊袭事件全国已达 20792 起,十三个人没能幸免,还有一百多受了伤。 熊不仅在深山老林里撒野,连机场、超市、学校都闯进去了。岩手县的花卷机场就因为熊大摇大摆闯进来被迫关了跑道,札幌的美国领事馆甚至还因为附近有棕熊游荡,关了半个月门。 日本政府的反应也有点慢半拍,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 11 月 6 日宣布派遣自卫队支援猎熊,警察厅同步修改枪械使用规定,11 月 13 日起在秋田县和岩手县开展步枪猎熊行动。 可惜,这时候民众的怨气早就憋不住了。其实要说熊的威胁有多大,毕竟日本有 1.2 亿人,平均每个人遇到熊袭的概率还不到百万分之一。可美国这次却抓住了这个事,发出旅行警告,怎么看都像是把小事放大了十倍八倍。 但看细点,这场 “熊出没” 国际版背后藏着的是更大的地缘博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不久前又在台湾地区问题上发言,说了些不该说的话,直接踩了中国红线。 中国的反应很快,外交部立刻亮明态度,截至 11 月 24 日已有 12 条中日航线全部取消,贸易上也收紧了口子。 美国这时候表面上是日本最铁的盟友,但真到关键时刻,不但没站出来撑场子,反而打了个擦边球,把熊患当作理由发了旅行警告。 美国的想法也不难看懂。最近美国全球战略一直在收缩,像上次中方在黄海军演后,美国 “尼米兹” 号航母都赶紧撤离南海。 美国现在一方面要安抚自家民众 —— 毕竟没人想卷进东亚冲突,另一方面也不想跟中国直接对上,所以用生态安全这一说法,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这种做法说白了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既能在盟友面前留点面子,也不至于得罪中国。 日本这边就有点尴尬了。高市早苗政府这回既得罪了中国,又没能得到美国的实质支持。自家旅游业首当其冲,中国游客锐减,截至 11 月 21 日已有 30% 的年底前赴日行程取消,年底前损失预计就有 12 亿美元,直接让日本景区和商家叫苦连天。 外交上,美国和加拿大这波 “背刺”,让日本感受到了孤立无援的凉意。国内舆论也不买账,民众对政府处理熊患的不满情绪高涨,普遍认为政府磨磨蹭蹭、没个章法。 高市早苗原本指望靠转移视线、转嫁矛盾来稳住阵脚,结果发现熊患和外交危机一起来了,反而把社会治理和外交孤立的问题全都暴露了。 日本这些年一直靠着右翼政策想提振经济,结果不但没带来什么新气象,反而让社会的脆弱点被放大了。要是不能及时调整策略,东亚这盘棋局里,日本还真有可能越来越边缘化。 其实国际上这种 “借题发挥” 的操作并不罕见。以前冷战时期,西方国家也经常用环保、动物保护等理由来掩盖真实的地缘利益。 美国这次打着 “熊患” 旗号,实则是对当前东亚局势的真实评估。大家都明白,日本这一波既是社会治理的缩影,也是国际关系的投影。 中国这边的立场很清晰,核心利益不容挑战,不管是通过官方外交,还是用实际行动,比如限制赴日航班,都展示出了强硬态度。 这不仅是对日本的警告,也是对其他国家的明确信号:谁要是碰了中国的底线,肯定得自食其果。 说到底,这场以 “防熊” 为由的旅行警告,不过是国际政治里的一出荒诞剧。台前是熊,幕后是大国的算盘和小国的尴尬。 日本想靠转移视线来解围,结果自家问题更显眼了。美国表面上装作关心生态,实际上是在精打细算怎么避祸保身。 中国则用行动表明,核心利益绝不含糊。东亚这盘棋,谁都想少惹麻烦,但真要动了底线,付出的代价总会比想象中更大。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