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赖岳谦教授点评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对日本的相关立场时,抛出了《论语》里的一句

小雪花飘飘 2025-11-23 21:21:14

最近刷到赖岳谦教授点评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对日本的相关立场时,抛出了《论语》里的一句古训:“乡愿,德之贼也。”还特意加重语气叮嘱“切记切记啊!”,这话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说实话,以前只在书本上瞥见过这句古文,压根没往心里去,真不知道到底藏着啥深意。 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态,我赶紧上网翻了翻注释,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句话是孔子留下的至理名言,不同学者的解读虽各有侧重,但核心意思简直如出一辙。杨伯峻先生直白地解释成“没有真是非的好好先生,是足以败坏道德的小人”;李泽厚先生说得更干脆,“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祸害”;钱穆先生则言辞犀利,直言“一乡中全不得罪的那种好人,是人类品德中的败类呀!”。这么一看,“乡愿”说白了就是那些看似八面玲珑、谁都不得罪,实则没有原则、混淆是非的“老好人”,而这种人对真正的道德而言,简直就是蛀虫一般的存在。 这时候我就忍不住琢磨了:如今中日关系正处于紧张的节点,在这样敏感的国际局势下,“站哪队”成了不少国家需要明确表态的关键问题。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重要国家,其立场本就备受关注,而黄循财总理的相关表态,之所以会被赖教授点出“乡愿”之嫌,恐怕正是因为在复杂的中日争端中,他的态度显得有些模棱两可,既想不得罪日本,又不想疏远其他各方,活脱脱一副“两边都想讨好”的姿态。 要知道,当前的中日关系可不只是简单的双边摩擦,背后牵扯着历史恩怨、地区安全、经济利益等多重复杂因素,就像一张交织的大网,容不得半点含糊。在这种关键时刻,一个国家的立场往往彰显着其价值观和责任感。如果一味追求“不得罪任何人”,试图在是非曲直面前和稀泥,看似圆滑处世,实则是对原则的妥协,对正义的漠视。这种“好好先生”式的做法,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让矛盾越积越深,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下埋下暗礁,迟早会引发更大的风波。 我真心觉得,国际社会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没有那么多“左右逢源”的完美选项。面对中日关系的紧张态势,每个国家都该有自己明确的是非判断,而不是抱着“谁都不得罪”的心态当“乡愿”。毕竟,真正的大国担当,从来都不是圆滑世故的敷衍,而是在原则问题上站稳脚跟、明辨是非的坚定。那些看似不得罪人的“老好人”,看似讨巧,实则是在消耗自身的信誉,更是在损害国际社会的公序良俗。 赖教授那句“切记切记”,我觉得不光是说给当事人听的,更是给我们所有人提了个醒:做人做事,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可千万别做“乡愿”式的好好先生。没有原则的妥协,只会让正义蒙尘,让道德失色。至于黄循财总理算不算这种“乡愿”之人,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日关系这般敏感的节点上,模糊不清的立场,终究难逃外界的审视与质疑。毕竟,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一味和稀泥的“老好人”,终究成不了大事,反而可能在历史的浪潮中迷失方向。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小雪花飘飘

小雪花飘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