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键时候越南挺了我们一次,以后不许喊越南外号,以后得喊越南老表! 11月27日,越南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海峡地区的和平、稳定对世界具有重要意义,越南希望有关方面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维护一个中国原则做出积极的努力! 高市早苗的言论,严重威胁到了地区的安全,践踏了中国国家的主权,引发了中、俄、朝、韩的强烈不满!这样的表态,让不少中国网友心头一暖,也让东亚的风向标悄然偏向理性和合作。 越南这次的表态看似简单,背后其实有着深厚的中越关系底色。两国建交 75 年,历史上磕磕碰碰不少,但社会主义 “同志加兄弟” 的情谊一直没断。 从上世纪到现在,每逢大事,两国总能坐下来谈、吵完还能和好。这次越南重申一个中国原则,并不是临时起意或者凑热闹。 2025 年 4 月发布的中越联合声明中,越方明确表态 “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不同台湾发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关系”,立场十分清晰。越南的这份一致性,是战略考量,也是现实需求。 说白了,越南明白自己的位置。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经济联系就像一根绳子,把两国系得死死的。越南既要搞好经济,又要在区域内保持自家利益最大化。 专家分析过,越南的 “平衡外交” 说穿了就是要在大国之间找到最舒服的位置,不被拖下水。 对华合作优先,是现实考量,也是对区域和平稳定的负责任态度。看看现在,国际社会对日本挑事的批评声不断,而越南的理性姿态,反倒赢得了更多认可。 当然,中越之间也不是没有矛盾。南海问题一直是敏感话题,双方存在岛礁争议。但两国并没有被分歧困住,反倒用实际行动降低风险。 比如,2013 年成立的海上共同开发工作组,大家坐下来谈生意,搁置争议,先把能合作的事情搞起来。 2025 年北部湾渔业联合放流,放了七千多万尾鱼苗,这些看似小事,实则是管控分歧、聚焦发展的典范。经济上更不用说,跨境铁路、农产品互认、RCEP 框架下的贸易便利化,这些实打实的合作让两国都尝到了甜头。 更有意思的是,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互动也越来越默契。越南支持中国加入 CPTPP,中国则支持越南举办 2027 年 APEC,这种 “你帮我、我帮你” 的默契,远比表面上的摩擦要重要得多。 东盟、联合国等多边场合,两国常常合力为发展中国家发声,这种团结,正是区域稳定的压舱石。 把镜头拉远点,越南的选择就更显明智。对比一下南海上的另一个玩家菲律宾,近几年一味 “靠美” 强硬,结果黄岩岛问题越闹越僵,地区紧张没缓解,经济发展还受影响。 反观越南,虽然也有岛礁争议,但更愿意对话。2025 年 8 月的外长会晤上,双方承诺 “不搞复杂化行动”,结果是北部湾巡逻、渔业合作、贸易通道全都没停。 这种务实又灵活的 “竹子外交”,其实就是在告诉邻居们:尊重彼此核心关切,合作空间自然就大,没必要跟着外部势力瞎折腾。 经济账也很实在。2025 年 1-4 月中越双边贸易额已达 883.5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7%,全年贸易额持续走高,北部湾的联合巡逻让边境更安全,越南企业扎根中国市场,带动了自家产业升级。 安全和红利一把抓,这才是真正的双赢。越南这次表态,也为其他东南亚国家提供了样板。要想在大国夹缝之间活得滋润,光靠喊口号没用,实打实的相互尊重和利益交换才是王道。 从地区大势来看,越南的选择其实也是对区域格局的现实回应。当前,东亚局势复杂多变,大国竞争压力不小。 越南坚持独立自主、灵活应对,不盲目选边,不被人牵着鼻子走。这种稳健风格,既保障了自家发展利益,也维护了区域和平。 今年恰逢中越建交 75 周年,两国关系再上新台阶。无论是经济合作,还是多边协调,越南都在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彼此尊重、坦诚相待,合作远比对抗强百倍。 所以,说到底,越南在关键时候站出来挺中国一把,不只是一次外交姿态,更是对区域和平与合作的有力加持。 咱们以后再喊越南外号,多少得带点 “老表” 的亲切劲儿。只要大家心里有杆秤,明白谁是真朋友,谁才是搅局者,东亚的未来自然会多几分明朗与稳当。 参考资料:越南外交部重申支持一个中国原则 2025-11-27 18:02 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