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终于醒了,原以为俄罗斯背后最铁的盟友,是伊朗和朝鲜,结果绕了一圈才发现:真

叁号知识局 2025-11-27 17:35:26

乌克兰终于醒了,原以为俄罗斯背后最铁的盟友,是伊朗和朝鲜,结果绕了一圈才发现:真正能让俄罗斯稳住阵脚的,竟是那个一直没开口,也从未送过一发军援的国家—中国!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随着俄乌冲突的不断升级,西方世界的目光始终聚焦在那些高调的军事援助上,伊朗的无人机在战场上频繁现身,朝鲜的炮弹传闻也成为了新闻头条。   西方国家将这两个国家视作俄罗斯最重要的盟友,认为它们是俄罗斯能够在战场上坚持下去的关键。   很多人却忽略了一个从未直接参与军事对抗、始终保持中立姿态的国家——中国,早已悄悄成为了俄罗斯“稳住局面”的幕后推手。   中国并没有向俄罗斯送去一颗子弹,也没有给俄罗斯派遣任何一名士兵,西方对于中国“援助俄罗斯”的指责,似乎只是单纯的推测,缺乏实质性证据。   所谓的援助,其实不过是中俄之间正常的经贸合作罢了,,这种合作在西方的制裁压力下,却显得格外重要。   以俄罗斯的能源产业为例,俄罗斯曾经的能源市场主要依赖欧洲,而随着冲突的爆发,欧洲迅速切断了大部分能源合作,俄罗斯的能源出口面临严峻考验。   2021年俄罗斯的天然气输送量曾经高达1550亿立方米,但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几乎降到了零,正是在这个紧要关头,中国市场及时填补了这一缺口。   “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的启动,成为了俄罗斯能源出口的“救命稻草”,2024年这条管道预计能够实现380亿立方米的输气目标,而到2025年,管道将满负荷运转,每月输送量甚至高达42.5亿立方米,这相当于每分钟大约7.8万立方米。   这不仅确保了俄罗斯的能源供应稳定,也让俄罗斯不至于在能源领域陷入绝境。而更关键的是,这些天然气的交易,以比欧洲市场低18%的价格供应,而且主要采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这种支付方式绕过了西方主导的美元结算体系,为俄罗斯提供了稳定的外汇收入,这不仅帮助俄罗斯保住了重要的财政支柱,也让其在制裁下依然能够保持经济的运行。   在能源合作之外,中俄在其他技术领域的合作也悄然推进,比如在核能、氢能和储能等新兴领域,两国的联合研发让俄罗斯能够在西方的技术封锁下,继续保持技术的迭代和创新,这种合作并不是单向的援助,而是双方互利共赢,中国通过稳定的能源供应保障了自身的能源安全,而俄罗斯则在经济和技术上得到了支持。   与朝鲜和伊朗的“应急支援”相比,中国的支持更加务实和长期,朝鲜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即便提供了炮弹,也只是杯水车薪。   而伊朗由于受到长时间的国际制裁,支援俄罗斯的能力本身就有限,尽管他们的无人机曾一度在战场上显现威力,但数量和持续性都无法与中国的合作相提并论,中国的经济支撑则从根本上保障了俄罗斯的稳定。   回顾俄罗斯的外长拉夫罗夫所说:“中俄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这种关系的确没有军事捆绑,但却比任何形式的军事同盟更加稳固,因为它建立在双方共同的利益上,2025年普京访华时签署的三份协议,更加坚定了这一合作关系,使其在未来变得更加坚实。   与此相对的是,西方的直接援助虽然轰轰烈烈,但很快就暴露出后劲不足的问题,朝鲜和伊朗的军事支持,无论是兵员还是装备,都难以满足俄罗斯庞大的需求,伊朗的无人机尽管出现在战场上,但每月的供应量仅仅能满足俄方的部分需求,而朝鲜的支援则更显得捉襟见肘。   中国的作用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基于自身发展的需求,正常的经贸合作,没有高调的宣言,没有直接的军事介入,正是这种低调的战略合作,让俄罗斯在经济、能源、金融等多个关键领域站稳了脚跟,中国通过一系列务实的措施,帮助俄罗斯在全球经济孤立中保持了足够的生存空间。   如今回头看,乌克兰或许才真正意识到,尽管看得见的军事援助令人震撼,但决定战局走向的,往往是那些看不见的战略支撑,中国通过不插手、不添乱的中立姿态,以最实际的方式帮助俄罗斯维持了局势的稳定。   通过这场冲突,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盟友并不一定要在战场上并肩作战,中俄之间这种基于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才是最经得起考验的支撑,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国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真正的支持,是通过务实合作,守住和平的底线。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叁号知识局

叁号知识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