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人心,日本人不得入内!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人将无缘参加即将在珠海开幕的2025年亚洲通用航空展,报道称共同社的记者此前已经获得了采访许可证,但日前被主办方告知,他们的许可证已经被无效化处理,不能进入亚洲通航展。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珠海的2025年亚洲通用航空展吸引了大量关注,然而有一个意外的举动让人看得既愤怒又解气——日本被明确拒绝参与。 这一决定不仅因为日本的历史问题,更因为最近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言论,彻底触碰了中国的底线。 高市早苗公开宣称“台湾有事即是日本有事”,这番挑衅让中日关系已经够紧张了,再加上其他方面的不断挑衅,终于让中国决定采取果断措施——日本媒体和企业,无论是参展还是采访,统统被排除在外。 这个决定的背景其实并不复杂,回顾过去的一段时间,日本的政治态度和言论明显走向了更加激进的方向,从高市早苗这番话开始,许多人认为日本在挑衅中国的底线,这对于中国来说已经是无法容忍的行为。 我们看到日本在历史上已经犯下了许多不可原谅的错误,而每当国际场合上,中国展现出宽容和大度时,总会有人试图挑战这些底线。而这一次的“珠海禁令”,可以说是对日本这种行为的直接回应。 首先回到这个航空展本身。珠海的亚洲通航展不仅是航空技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舞台。 中国的低空经济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到无人机物流,从应急救援到城市空中交通,各种创新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发挥重要作用。 2014年到2024年,无人机飞行时长突破2500万小时,而中国的核心技术和产业机密,怎能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国家近距离接触?所以这次对日本的“禁令”并非无的放矢。 作为一个全球性航空技术展览,任何国家都必须尊重主办国的核心利益,对中方来说拒绝参与的日本企业或媒体,本就没有强烈的技术展示需求,反而有可能成为潜在的间谍或情报窃取者。 日本的航空技术虽然在亚洲市场上有一些影响力,但与中国相比,确实没有那么强劲,尤其是日本的MRJ支线客机项目,在2020年就已宣布冻结。 而中国的C919和C909,则在通航领域一跃而起,成为了亚洲乃至全球瞩目的焦点。日本的航空产业早已落后于中国,这次禁止日本参展,除了政治原因外,也可以看作是中国航空实力的自信展示。 我们不需要依赖那些不尊重我们国家利益的合作伙伴,禁止日本人参展,实质上是告诉世界:中国在技术领域的强大已经不容忽视,我们不必让那些不尊重我们的国家继续蹭我们的“便宜”。 一些人可能会说,这样做是不是太小气了,甚至让人觉得封闭排外,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理智且必要的反应,大家要明白,外交是一场博弈,绝不是一味的忍让与妥协。 若对方持续挑衅,尤其是在敏感的历史和政治问题上不知收敛,那么作为主办方,中国自然有权拒绝其参与,尤其是在日本一方面不断挑衅,另一方面又试图在经济上从中国获利,这种不对等的关系自然不会长久。 回顾这段时间中日交流的情况,可以发现中国一直在给予日本一定的尊重和善意,中远海运开通了多条航线,国航和青岛航空也不断在日本进行友好合作,但每次当涉及到核心问题,尤其是台湾问题时,日本总是站在反对的立场上。 如此双重标准的行为显然无法让中国继续容忍,这一次的决定,虽然从短期来看或许会影响一些交流,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明确的立场和坚定的反制才是最具意义的。 日本或许会觉得中国的态度过于强硬,但如果没有这样的明确立场,未来中国将很难在与日本的关系中保持尊严。 对于中国来说,外交并非只是柔弱的忍让,而是为国家利益而采取的果敢行动,拒绝不尊重中国核心利益的国家参与中国主办的展览,正是中国自信和力量的体现。 从这次事件来看,珠海的亚洲通航展并没有因为日本的缺席而失色,相反,展会将更加专注于展示真正有合作意图的国家和企业,而对于那些心怀不轨的国家,我们中国绝不会轻易妥协。 对于未来的中日关系,这次的禁令无疑是一记强有力的警告,告诉世界中国有的是办法来捍卫自身的利益。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