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2月25日,张作霖的卫队长高金山将郭松龄夫妇押到辽河边,郭松龄拍着胸

迎梅看养护 2025-11-27 16:52:40

1925年12月25日,张作霖的卫队长高金山将郭松龄夫妇押到辽河边,郭松龄拍着胸膛说:“往这里打,给个痛快。” 站在枪口前的这位东北硬汉,早在十多年前就走上了反军阀的路。他出身辽宁海城寒门,靠放牛供自己读书,1911年入奉天将校学堂时才18岁。当时清廷已风雨飘摇,他秘密加入中国同盟会东北支部,是军校里最早接受民主思想的人之一。 他南下福建,参加援闽作战,带兵不扰民,还冒着风险放走被俘民军。有人提醒他,“将来恐吃官司”。郭松龄一句话回绝:“现在就怕对不起百姓。” 1919年,他调任东北讲武堂担任教官,遇到了当时只有19岁的张学良。那年张学良吊儿郎当,天天迟到早退,郭松龄不理身份,当场训话。张学良说,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服人,两人从此结成忘年之交。张学良说:“茂宸即我,我即茂宸。” 郭松龄练兵极严,亲自巡营查哨。奉军三八旅、卫队旅在他手里脱胎换骨,成为奉军最能打的部队。张作霖一度对这个教子信任有加。可郭松龄心里清楚,张作霖始终是个地方军阀,为私利可随时与列强交易。 1924年直奉大战后,郭松龄在北京亲眼看到张作霖与日方暗中交易军火,他压下怒火,回奉天后向张学良提议拒日抗战,被劝“以大局为重”。 他没说话,但心里种下了决裂的种子。 1925年11月,郭松龄率三万精兵通电反奉,成立东北国民军,主张“停止内战、外御日寇”,并力推张学良为东北主持政务。他对张学良仍存期待,没动奉天城一草一兵。 可战局变化太快。冯玉祥约定夹击奉军,却因李景林部拖延未动;郭松龄的参谋长邹作华暗中投敌,悄悄抽换炮弹引信;日军出动飞机狂轰滥炸,甚至乔装奉军炸毁郭军弹药库。 郭松龄只能命部下用刺刀冲锋,部队连番血战,伤亡惨重。张学良则派飞机向郭军投传单,劝“老张家人不打老张家”。郭军士兵军心动摇,许多官兵倒戈。 12月24日,郭松龄与韩淑秀带卫队突围,藏身民房菜窖,被吴俊升骑兵发现。张作霖闻讯大怒,担心张学良出面保人,立即下令就地枪决。 这一幕,后来成为东北军史上最沉痛的一章。 很多人骂郭松龄“兵变”,可很少人记得,他曾拒绝日本高官厚禄。关东军曾三度派人来劝降,许诺独立建政,郭松龄将人赶出军营。他说:“东北虽苦,不能与强盗同伍。” 张学良一生都记得郭松龄。晚年时有人问他,若茂宸还在,东北命运是否会不同?张学良沉默半晌,只说:“日本人不敢那么快动手。” 郭松龄死后,部队尽散。但他用短短42年人生,把一个“军人”的担当写在辽河岸边。多年后,他的孙子郭泰来在夏威夷见到百岁张学良,张学良攥着他手说不出话,眼角满是泪光。 郭松龄不留家产,不谋私利。与韩淑秀创办贫儿学堂,教穷孩子识字;治军严明,亲自挑水做饭。他不是叛将,他是被时代误解的忠义之人。 正如史书所载:“一将死,万骨悲。”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迎梅看养护

迎梅看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