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停止生产!11月24日,中山佳能办公设备有限公司(简称“佳能公司”)发出通知

洞察观史 2025-11-26 18:51:19

全面停止生产!11月24日,中山佳能办公设备有限公司(简称“佳能公司”)发出通知,决定全面停止生产。 有人说这是外资要撤了,也有人担心厂里的工人怎么办,其实这事光看表面没用,得往深了挖,毕竟这不是一家刚开几年的小厂,而是在中山扎了24年的老牌企业。 先把这家厂的底子捋清楚,根据中山佳能官网的信息,这家公司2001年6月就成立了,当年12月就开始生产打印机,2007年搞出了A4彩色打印机,2010年又升级到A3彩色打印机,最风光的时候,珠海的工厂都要跟它统合到一起。 2012年新工厂启用那会儿,庆典办得风风光光,工会还跟公司签了集体合同,怎么看都是要长期干下去的架势,谁能想到20多年后会突然停产。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中国成本高了,外资都跑了”,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成本确实有影响,但更关键的是市场变了,咱们自己的打印机品牌起来了,佳能的日子不好过了。 我认识一位在打印机行业做了15年的销售经理,他说以前单位采购,首选都是佳能、惠普这些外资品牌,现在不一样了,国产打印机不仅价格便宜三成,售后响应还快,上次他给社区医院送设备,当天坏了当天就有人来修。 中山佳能不是第一个遇到这问题的,2024年10月,苏州的一家日本打印机配件厂也停了产,当时厂里的负责人就说,订单少了一半,再开下去就是亏本。 可能有人会问,佳能这么大的牌子,怎么就顶不住了?这就得说说办公设备行业的变化,现在大家都提倡无纸化办公,打印机的整体需求在减少,2024年全国打印机销量比前年降了12%,蛋糕变小了,竞争自然更激烈。 佳能的强项是传统的激光打印机,可现在大家更爱用小型喷墨打印机,还有能联网的智能打印机,这些领域咱们国产牌子反应更快,功能更新也及时,佳能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再说说工厂本身的情况,中山佳能主要生产中低端打印机,利润本来就薄,这些年人工、房租都在涨,2023年中山制造业平均工资比2018年涨了近40%,可打印机的售价反而降了,这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厂里的老员工更有感触,一位2005年就进厂的师傅说,以前订单多的时候,车间天天加班,现在经常半天没活干,年轻人也不愿意来,觉得流水线工作没前途。 大家别误会,这不是外资都要撤了,相反,佳能在上海的研发中心还在扩招,他们是把生产环节挪走了,把研发和销售留在了中国,说白了就是不想再干“费力不赚钱”的制造,想赚“轻松钱”。 这种调整在行业里很常见,2025年8月,松下就把广州的空调生产线搬到了东南亚,却把空调的研发中心迁到了深圳,跟佳能的路子一模一样。 最让人关心的还是厂里的工人,根据中山人社局的消息,佳能已经跟工会谈好了,愿意转岗到佳能其他部门的,公司给安排培训;不想干的,按工作年限给补偿金,最少的也能拿几万块,不少工人已经在当地的电子厂找到了新工作。 对中山来说,这家工厂停产也不是坏事,当地政府早就想搞产业升级,把低利润的制造业换成高科技产业,佳能腾出的厂房,已经有两家新能源企业来考察了,投产后能创造更多高薪岗位。 有人会怀念这家老工厂,毕竟它见证了中山制造业的黄金年代,2001年刚建厂的时候,周围全是农田,现在已经变成了工业园区,地铁都修到了门口,城市在发展,企业自然也要跟着变。 咱们换个角度想,要是国产打印机一直没起来,佳能说不定还会继续躺着赚钱,正是因为有了竞争,咱们才能用上更便宜、更好用的产品,这其实是咱们制造业强大的表现。 以前咱们总说“中国制造”,现在已经变成了“中国智造”,那些靠低成本吃饭的工厂迟早要被淘汰,能留下的都是有技术、有创新的企业,这才是正常的发展规律。 中山佳能的停产,不是一个悲剧的结束,而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它告诉我们,不管是外资还是内资,不跟着市场变就会被淘汰,而咱们中国制造业,正在从“做得出”向“做得好”转变。 未来还会有更多老工厂谢幕,但也会有更多新企业崛起,这种新旧更替的背后,是咱们国家产业实力的不断提升,这比单纯留住几家外资工厂更有意义。 信息来源: DoNews——2025-11-26佳能中山公司宣布停产关闭

0 阅读:62

猜你喜欢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