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傅作义找算命先生为自己算了一卦,对方说:“你不久就会遇到一位能够战胜你的劲敌,他比小你20岁,你躲不掉。” 傅作义起初不以为然。他在抗战时期打下赫赫战功,尤其1936年绥远抗战中,他率部击退日伪军,被蒋介石称为“北方屏障”。 抗战胜利后,他兼任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坐镇北平,掌控华北大军,麾下如35军等部,装备精良,战术娴熟,号称“中央嫡系中的精锐”。 但1948年底,一切开始倾斜。 张家口告急,傅作义急调35军驰援。35军军长郭景云自恃有装备、有训练,进军过程中拖延五天,自信满满。郑维山判断对方将援张家口,立刻部署包围圈。 他是1915年出生的红军干部,17岁任师政委,带的是第三纵队。部队轻装、夜行、翻山,截断了35军退路。 新保安战役爆发,35军陷入死战,郭景云被围后自尽。傅作义震惊不已,他失去了华北最强的野战主力。未几,104军来援,郑维山早已埋伏完毕,在马圈、碱滩一带迎战。 前后夹击的态势被第三纵队死死顶住,傅作义调动的两个主力军全部受创。 郑维山的决断源自经验积累。十几岁入红军,过雪山、走草地,从红四方面军一路打到抗战,后在晋察冀军区锻炼多年。他指挥时不依赖参谋系统,喜欢根据地形和兵员临场决策。当年在晋察冀边区就以“走得快、打得狠”著称。 这次他几天内横越山地五百里,提前部署,完全压制傅作义设想中的“运动战”。 其实早在涞水战役,郑维山就给过傅作义一次重击。当时傅作义派出35军下属的“虎头师”前往增援,郑维山故意放缓攻城节奏,诱使对方深入,随后回头伏击,一战全歼。师长李铭鼎战死,军长鲁英麟震惊自杀。这是解放军首次在华北全歼敌正规师,震动北平。 新保安之后,傅作义试图反扑,但局势已无法挽回。郑维山和聂荣臻的部队逼近北平外围,中共中央开始谋划更大的布局。随后毛泽东部署诱敌之策,命各部假攻张家口,傅作义果然上当,空虚了北平。 之后的和平谈判,是他在军事上完全无力支撑后的无奈转变。 当年的一句卦象话,傅作义到最后才开始琢磨真意。他的对手不仅比他年轻整整20岁,还有一整套截然不同的战法和理念。 战争结束时,他被安排入政,郑维山则继续带兵,一步步走到副大军区职。历史并不会提前通报哪一日转向,但它会记下每一次“不能躲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