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核弹还厉害的女人,中国第一位女核物理学家,不该被遗忘的科巨匠! 请你停留片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2025-11-19 15:14:35

比核弹还厉害的女人,中国第一位女核物理学家,不该被遗忘的科巨匠! 请你停留片刻为我们这位“东方居里夫人”,送上一束花,留下一颗爱心,为她说一句“致敬民族脊梁”吧[比心][比心][比心] 何泽慧,“中国的居里夫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她是中国核物理研究的开拓者,“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的夫人与科研伴侣,被誉为“中国原子能之母”! 1936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时,何泽慧已是学界瞩目的青年才俊,可她偏要闯当时被男性垄断的核物理领域。远赴德国海德堡大学深造期间,她钻进实验室就是整天整夜,别人觉得女性搞核物理“不切实际”,她却用实验数据狠狠打脸——仅用两年就拿下博士学位,研究成果直接被收录进权威核物理手册。 1946年的巴黎居里实验室,她的发现让整个物理学界震动。通过反复观测核裂变轨迹,她首次捕捉到铀核三分裂现象,打破了此前“核裂变仅能分成两块”的主流认知。要知道这一突破直接推动人类对核反应的理解,连爱因斯坦都特意关注她的研究报告,可她面对赞誉只淡淡说:“实验能重复,数据够准确,才是真成果。”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何泽慧毫不犹豫放弃国外优渥条件。1948年她带着科研资料辗转回国,和钱三强一起搭建起中国首个核物理实验室。那会儿条件有多苦?没有先进探测设备,就用自制仪器调试;缺少实验原料,就四处协调搜集;连实验室都是旧厂房改造的,冬天冷得握不住笔,她裹着棉衣照样记录数据。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她牵头开展中子物理实验,主导研发核探测器,还带出了一批核物理骨干。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背后离不开她团队测出的关键核数据——从铀核反应规律到辐射防护参数,每一组数据都经过数百次验证。有人说她“比核弹还厉害”,因为她用智慧为国家核盾牌筑牢了根基。 后来她转向宇宙线研究,年过花甲仍带队深入高原观测站。在海拔4000米的野外,她和年轻人一样扛设备、守观测仪,凌晨冒着严寒记录宇宙线轨迹,硬是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一辈子搞科研,她从不争名利,获奖证书压在抽屉,科研成果全署集体名字,日常穿布衫、吃粗粮,活成了最朴素的“学术明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8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