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雷锋被木杆砸中头部不幸牺牲!40年后,现场鉴定人说出了事故细节:难以释怀,本来能救回的!那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辽宁抚顺某部队营区指挥战友乔安山倒车时,被因车辆撞击而反弹的木杆击中太阳穴,导致颅底骨折、脑内出血。事故发生后,雷锋被紧急送往医院,但因伤势过重,于当日抢救无效牺牲,年仅22岁。 40年后,当年参与事故现场鉴定的老兵李继德,在一次采访中揭开了藏在心底几十年的隐痛。作为雷锋的同乡战友,他那天全程在现场,亲眼目睹了悲剧的发生。“那根木杆是营区的晒衣杆,有碗口粗,斜靠在营房后墙根,底部还埋了点土固定。”李继德回忆,当时雷锋和乔安山要去郊区拉建筑材料,倒车时雷锋站在车右侧后方指挥,乔安山因为车头挡着视线,没注意到墙角的木杆。 车轮慢慢往后退,刚好蹭到木杆底部,埋在土里的部分被顶松,整根杆子瞬间弹了起来。“速度太快了,跟鞭子抽似的,直奔雷锋太阳穴。”李继德说,雷锋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闷哼一声就倒在了地上,额头很快渗出血迹。战友们赶紧围过来,把他抱上车往部队医院送,一路上有人掐人中、有人喊他名字,可雷锋始终没睁开眼。 到了医院,医生立刻展开抢救,切开气管试图止血,可颅底骨折的伤口太隐蔽,脑内出血根本止不住。“那时候部队医院条件有限,没有颅内手术的设备,连输血都得靠战友们排队献血。”李继德红着眼眶说,医生们忙到下午两点多,最终还是摇了摇头。他后来反复琢磨,要是当时晒衣杆旁边有人多提醒一句,要是乔安山倒车前绕车检查一圈,哪怕木杆再偏几厘米,悲剧都不会发生。 更让他难以释怀的是,雷锋的伤势并非完全没救。“后来我查过资料,要是当时能有CT机定位出血点,或者能及时转到沈阳的大医院做手术,说不定就能保住命。”李继德说,可1962年的抚顺,部队医院连最基本的颅内止血药物都稀缺,只能眼睁睁看着年轻的生命流逝。乔安山后来一直活在愧疚里,几十年如一日传承雷锋精神,用行动弥补心中的遗憾。 雷锋的牺牲之所以让人铭记,不仅因为他的善举感动了一代人,更因为这场意外藏着太多“如果”。他生前总说“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却在最普通的日常里遭遇了无常。那些年,部队里陆续整改了营区安全隐患,倒车必须有人全程瞭望、障碍物要及时清理,这些规定的背后,都藏着对雷锋的缅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