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诸子中弘历出身最低,为何却在康熙众多皇孙中脱颖而出? 乾隆皇帝一生最崇拜的人就是他的爷爷康熙,在他执政六十余年的过程中,凡事都效仿皇祖,甚至还在即位之初就立誓,如果天假以年,在位时间一定不敢超过康熙。从乾隆本人的诸多谕旨以及诗文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在他的心目中,康熙的地位远超过皇父雍正。 可谁能想到,这位备受康熙宠爱的皇孙,在雍正的儿子里出身算得上最低。弘历的亲妈钮祜禄氏,当年在雍正府上根本排不上号。 她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撑腰,早年就只是个普通格格,比起弘时的母亲齐妃李氏,地位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按说在讲究出身的皇家,这样的起点很难有出头机会,可弘历偏偏就成了康熙众多皇孙里最亮眼的那一个。 这背后首先得夸雍正会来事。雍正深知康熙晚年被皇子夺嫡搞得心烦,自己一直装出与世无争的样子,从不在父亲面前表露对皇位的渴望。他知道康熙喜欢清静,经常邀请老皇帝来圆明园赏牡丹。 康熙六十一年的春天,圆明园里牡丹开得正艳,雍正趁着和父亲闲聊的功夫,轻描淡写提了一句,说自己有两个儿子还没见过祖父的圣颜。 康熙那会儿孙子多达97个,见过的还不到一半,也没多想就答应见一见。可当十岁的弘历和弟弟弘昼站到他面前时,康熙一眼就看出了不一样。 弘昼显得拘束不安,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弘历却身姿挺拔,容貌清秀,行礼时不慌不忙,一举一动都透着得体。这孩子的沉稳劲儿,瞬间就把见多识广的康熙吸引住了。 没过几天,康熙就特意派太监去圆明园取了弘历的八字。算命先生一看,这八字天干庚辛丙丁属火炼秋金,是天赋极高的强势命局,地支子午卯酉凑齐四正,男命得之主大富大贵。 康熙本身就信命理之说,看完之后更觉得这孩子不一般,当即就做了个不寻常的决定,要把弘历带回宫中亲自抚养。要知道,在此之前,只有太子的长子享受过这种待遇,可见康熙对弘历的看重。 那年夏秋两季的五个多月里,祖孙俩在避暑山庄几乎形影不离。康熙不仅亲自教弘历读书写字,还带着他练习射箭。弘历第一次习射就连中五矢,让康熙满心欢喜。 秋猎的时候,康熙用火枪击中一头熊,让弘历上前补射一箭,想给他挣个“初围获熊”的美名。可弘历上马后迟迟不动,康熙正纳闷呢,倒地的大熊突然翻身,直奔弘历扑了过来。 幸亏康熙反应极快,当即举枪补射,子弹从熊耳射入,才化解了危机。所有人都惊出一身冷汗,晚上回到帐中,康熙对随驾的和妃说,弘历这孩子的命真是贵重。要是他早一步催马过去,熊起马惊,还不知道会出多大的事。他甚至断言,这孩子将来的福气比自己还大。 这次遇险之后,康熙还特意去了雍正的热河赐园狮子园,指名要见弘历的母亲钮祜禄氏。他盯着钮祜禄氏细细看了半分钟,嘴里不停念叨“果是有福之人,有福之人”。康熙心里清楚,母亲有福,孩子的福气才能长久,这也让他对弘历的好感又添了几分。 弘历在宫中侍奉康熙时,更是把体贴周到发挥到了极致。他知道康熙政务繁忙,经常主动端茶送水,陪祖父散步聊天。康熙教他的知识,他总能快速领悟,还会举一反三。无论是学业还是品行,都挑不出一点毛病。这份祖孙情谊,不仅让康熙晚年多了份慰藉,也为雍正的继位加了不少关键分。 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康熙传位给雍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中了弘历这个好孙子,想让他将来继承大统。对于雍正来说,把儿子介绍给父亲,原本只是试探态度的一步棋,没成想却成了夺嫡路上的神来之笔。而弘历也没辜负这份期望,后来执政六十多年,事事都以康熙为榜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祖父的崇拜与敬畏。 说到底,弘历能从众多皇孙中脱颖而出,固然有雍正的刻意安排和命理之说的加持,但更关键的是他自身的优秀。他的沉稳、聪慧和得体,恰好戳中了康熙晚年的心理需求。在尔虞我诈的皇家,这样一个既懂事又有才华的孙子,自然能得到老皇帝的满心偏爱,最终走出一条看似意外却又必然的成功之路。

我心飞翔
就凭孙子收金川,新疆,康熙看人的眼光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