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31岁的萧红因病去世,她死前感情泛滥,当着丈夫的面,竟和其他男人暧昧

浅笑对风吟 2025-11-11 22:33:53

1942年,31岁的萧红因病去世,她死前感情泛滥,当着丈夫的面,竟和其他男人暧昧,更留下遗言:“自己想葬在鲁迅旁边。”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2年,香港的一家法国医院里,萧红躺在病床上,身体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她才三十一岁,但生命已经快走到尽头。 旁边守着的有她的丈夫端木蕻良,还有一位叫骆宾基的朋友。 萧红喘着气,突然说起想把自己葬在鲁迅先生旁边。 这话让在场的人听了都有些意外,因为鲁迅已经去世好几年了,而且萧红当时的情况挺复杂。 她虽然嫁给了端木,但临死前和骆宾基走得很近,甚至有点暧昧,当着端木的面也不避讳。 萧红这一辈子,感情上总是闹得风风雨雨,到最后还留下这么个话头。 萧红是1911年端午节那天出生的,老家在黑龙江呼兰县。 那个日子在老辈人眼里不吉利,说是什么“五毒日”,所以她从小就不太受待见。 家里是地主,条件不错,但父亲张廷举重男轻女,对萧红不怎么上心。 母亲死得早,萧红九岁时就没了娘,后来父亲娶了后妈,她的日子更难过了。 唯一疼她的是祖父,老人家常带她在菜园子里玩,教她念诗。 可祖父没几年也走了,萧红在家就像个多余的人。 长到十几岁,萧红想出去读书,父亲不让,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用。 为这个事,父女俩吵过好多回。后来萧红偷偷跑出去,和表哥陆哲舜一起去了北平。 那会儿她以为找到了依靠,可表哥有家室,没多久就撇下她回了老家。 萧红落得身无分文,只好硬着头皮回家,结果被父亲一顿打骂,差点要和她断绝关系。 从那以后,萧红再也没回过那个家。 二十岁出头,家里给她说了门亲事,对方是个叫汪恩甲的公子哥。 萧红不乐意,可拗不过父亲。 没想到后来在哈尔滨碰见汪恩甲,两人又凑到了一起,甚至怀了孩子。 可就在萧红快生的时候,汪恩甲突然没影了,把她一个人扔在小旅馆里。 旅馆老板催债,吓唬说要把她卖到窑子去。 萧红挺着大肚子,连饭都吃不上,只好给报社写求救信。 这封信引来了萧军。 他是个搞文学的年轻人,性子直,胆子大,听说萧红落难,直接踹门进去救人。 那时候哈尔滨发大水,街道都淹了,萧军划着小船把萧红接出来。 这段经历像戏文里的英雄救美,萧红一下子就陷进去了。 虽然她怀着别人的孩子,萧军也不嫌弃,两人很快住到一起。 萧军教她写字读书,萧红的第一篇小说就是这么写出来的。 后来他们一起见了鲁迅,鲁迅挺看重萧红,说她的文章有灵气。 那几年是萧红最顺当的日子,写了《生死场》,名声也起来了。 可好景不长,萧军脾气暴,有时候动手打人。 萧红脸上带伤出门,别人问起来,她只好说自己摔的。 更糟的是,萧军在外头有了别的女人。 萧红哭过闹过,但没舍得离开。 她从小缺爱,碰上萧军这样的,觉得是天大的缘分。 直到1938年,萧红怀了萧军的孩子,却突然决定分手,转头嫁给了端木蕻良。 端木是个文化人,性子软,对萧红不错。 两人在武汉简单办了个婚礼,萧红说只图个安稳日子。 可战乱年间,到处逃难,他们跑到香港时,萧红的身子已经垮了。 端木忙着自己的事,有时候顾不上她。 倒是骆宾基常来照顾,端木不在的时候,他就陪着萧红说话。 医院里的人看在眼里,难免有些闲话。 萧红临死前,拉着骆宾基的手念叨,说要是萧军在就好了,他肯定能救她。 这话听着扎心,可她也管不了那么多。 1942年1月22日,萧红断了气。 她留下的稿子有近百万字,像《呼兰河传》这样的书,后来很多人都爱读。 可大家提起来,总先说她感情上的事儿。 一辈子经历四个男人,未婚先孕,带孩子改嫁,到最后还闹这么一出。 有人说她活该,也有人说那是旧社会的女人没法子。 萧红自己说过,她最大的不幸就是生为女人。 可要是不这么折腾,也许就没有后来那个写书的萧红了。 她死前想葬在鲁迅旁边,终究没成,战火连天的,骨灰最后埋在哪都没人说得清。 倒是她的书,一本本留了下来,现在还有人读。 感情的是是非非,过了这么多年,谁也说不清,只是萧红这辈子,像一团火,烧得旺,灭得也快。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民国传奇女作家萧红的爱恨情缘)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浅笑对风吟

浅笑对风吟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