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教育家叶公超与堂妹发生不清不楚,两人的地下关系被妻子袁永熹发现后,婚

浅笑对风吟 2025-11-11 20:35:28

1977年,教育家叶公超与堂妹发生不清不楚,两人的地下关系被妻子袁永熹发现后,婚姻破裂,袁永熹带着孩子去了美国。晚年时,叶公超一直期盼着妻子能够带着孩子回他身边。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叶公超独自坐在台北家中的书房里,窗外夕阳西下,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望着墙上泛黄的全家福照片,眼神里满是落寞。 照片上是他的妻子袁永熹和两个孩子,可他们已经好多年没有团聚了。 叶公超轻轻抚摸着照片中妻子的脸庞,喃喃自语:"永熹,你们什么时候才回来啊?" 叶公超和袁永熹的故事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 那时叶公超是北京大学最年轻的教授,才二十出头就已经在文坛小有名气。 他不仅学问做得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还长得一表人才,是不少女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而袁永熹当时正是燕京大学的校花,不仅长得漂亮,还是物理系的高材生。 虽然家境中落,但她身上那种清冷高雅的气质格外引人注目。 1931年,两人在众人的祝福中步入婚姻殿堂。 这场师生恋在当时轰动一时,成为一段佳话。 婚后的日子起初很甜蜜,袁永熹为叶公超生下一儿一女,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即便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一家人随学校南迁到昆明,生活条件艰苦,袁永熹也没有半句怨言。 她在门口开垦菜园,学着种菜,用旧衣服改造成窗帘,把简陋的住所布置得温馨舒适。 可是好景不长,叶公超的脾气越来越暴躁。 他经常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有时朋友来家里做客,他会突然摔筷子骂菜不好吃。 袁永熹总是默默忍受,维持着表面的体面。 但裂痕已经在婚姻中悄悄产生。 叶公超受叔父叶恭绰委托,负责保护国宝毛公鼎。 在执行任务期间,他被日本人抓进监狱,受尽酷刑。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他的堂妹叶崇范经常来探望他,帮他传递消息。 久而久之,两人之间产生了不该有的感情。 消息传到袁永熹耳朵里时,她正在昆明照顾两个孩子。 起初她不敢相信,特意赶回去质问丈夫。 叶公超矢口否认,说叶崇范只是堂妹,两人不可能有越轨之事。 袁永熹将信将疑地回了美国,没想到后来发现叶崇范其实是叶恭绰的养女,和叶公超根本没有血缘关系。 更让她心寒的是,丈夫和堂妹的暧昧关系一直在继续。 这一次,袁永熹没有吵闹,也没有质问。 她冷静地收拾行李,带着两个孩子永远离开了中国。 在美国,袁永熹凭借燕京大学物理系的文凭,在加州大学找到一份研究工作。 她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把两个孩子抚养长大。 儿子叶炜后来成了比较学博士,女儿也事业有成。 而叶公超则选择留在台湾,继续他的政治生涯。 虽然两人没有正式离婚,但这份婚姻早已名存实亡。 偶尔因外交场合需要,袁永熹会配合出席活动,但活动一结束就各奔东西。 私下里,他们连一封信都不曾通过。 随着时间的流逝,叶公超的仕途越来越不顺。 因为蒙古加入联合国的事情,他被免去所有职务,从此退出政坛。 退休后的生活格外寂寞,他试着用画画打发时间,可每次画完,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心里更不是滋味。 晚年的叶公超越来越思念妻儿。 他经常给袁永熹写信,恳求她带着孩子回来看他。 可信都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音。 朋友们劝他另娶,他总是摇头:"是我对不起永熹,我会用余生来等她原谅。" 1977年之后,叶公超的身体越来越差。 他经常对着空气自言自语,念叨着妻子和孩子的名字。 医护人员看不下去,偷偷给袁永熹写信,希望她能回来看一眼。 可收到的回信总是那句:"有些伤害,时间也治愈不了。" 1981年1月,叶公超病危住院。 弥留之际,他紧紧抓着护士的手,用尽最后力气说:"我太太和孩子就要来了,我听到他们的脚步声了......" 直到心跳停止,他期盼的家人始终没有出现。 袁永熹得知叶公超去世的消息时,正在实验室做研究。 她沉默了片刻,继续手中的工作,只是眼角隐约有泪光闪过。 她给台湾寄去一副挽联,却拒绝参加葬礼。 在她1995年去世前立下的遗嘱中,特别强调不要和叶公超合葬。 这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婚姻,最终以这样的方式落幕。 或许在袁永熹心里,有些原谅说不出口,有些伤痕永远都在。 而叶公超用余生等待的谅解,终究没有等来。 主要信源:(中国新闻网——叶公超:为毛公鼎闯日占区 主持国民政府"断交部"(2))

0 阅读:100
浅笑对风吟

浅笑对风吟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