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央视主持人赵保乐被借调到北京。为了省钱,他和妻子睡在汽车配件仓库里。

浅笑对风吟 2025-11-11 14:46:51

1990年,央视主持人赵保乐被借调到北京。为了省钱,他和妻子睡在汽车配件仓库里。调入央视困难重重,没有人脉的他想到了老乡倪萍。妻子说:“咱们和倪萍非亲非故的,她会帮咱们吗?”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90年,赵保乐面临人生重要转折。 当时他还在青岛曲艺团工作,偶然获得被借调到北京的机会。 虽然这是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实际困难不小。 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住宿,北京生活成本高,刚起步的文艺工作者收入微薄。 为了节省开支,赵保乐和妻子王一舟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暂时住在朋友介绍的汽车配件仓库里。 这个仓库条件简陋,夏天闷热,冬天寒冷,夫妻俩只能简单搭个床铺,用布帘隔出个小空间居住。 王一舟从未抱怨,始终支持丈夫追求艺术梦想。 从青岛到北京,赵保乐的职业身份转变需要办理正式调动手续。 这个过程涉及工作关系、户口、档案等多方面问题,程序复杂。 当时赵保乐在北京人脉资源有限,调动事宜进展缓慢。 这时他想起了一位青岛老乡,已经在央视工作的倪萍。 虽然两人之前没有深交,但赵保乐还是决定尝试联系。 王一舟得知后有些担忧,觉得非亲非故的,担心对方不愿帮忙。 但赵保乐认为这是当前最可行的办法,于是通过朋友引荐联系上了倪萍。 令人意外的是,倪萍得知情况后很爽快地答应协助。 她利用自己在央视的工作经验,为赵保乐提供了不少实用建议,还在手续办理过程中帮忙沟通协调。 在倪萍的帮助下,赵保乐最终顺利完成调入央视的手续,正式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一员。 这件事让赵保乐深感温暖,也让他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赵保乐出生于山东青岛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都在当地国企工作。 虽然家境不算富裕,但稳定的收入让一家人生活无忧。 赵保乐的父亲是个戏曲爱好者,工作之余喜欢研究传统乐器,经常带着小保乐去看戏。 耳濡目染之下,赵保乐从小就对表演艺术产生浓厚兴趣。 七岁那年,父亲带他第一次登台表演京剧,观众的热烈反应在他心里埋下了艺术种子。 上学后赵保乐逐渐迷上相声艺术。 他经常和同学搭档在学校活动上表演相声,渐渐在校园里小有名气。 中学毕业时正值特殊时期,赵保乐没能继续上学,而是到当地商店当售货员。 这份工作与他艺术梦想相距甚远,但他没有放弃对相声的热爱,一有空就钻研相声技巧,积极参加各类文艺演出。 1979年,赵保乐在青岛职工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被青岛曲艺团团长看中,终于如愿成为专业相声演员。 进入曲艺团后赵保乐事业稳步发展,也迎来了爱情。 1985年在朋友聚会上结识了棉纺厂女工王一舟,两人情投意合,相识不到一年就步入婚姻殿堂。 婚后第二年儿子赵常出生,为小家庭增添欢乐。 为给妻儿更好生活,赵保乐更加努力工作。 1987年他结识著名相声演员冯巩,这次相遇成为事业新契机。 冯巩欣赏赵保乐的才华,邀请他合作小品《开心阿Q》并在央视播出,使赵保乐首次进入全国观众视野。 在冯巩建议下赵保乐决定前往北京发展。 妻子王一舟毅然辞去工作,带着幼子随丈夫北上。 北漂生活充满艰辛,最初几年全家挤在简陋仓库,收入不稳定。 但夫妻二人相互扶持,共渡难关。 冯巩经常给予工作介绍和生活帮助,使赵保乐逐渐在北京文艺圈站稳脚跟。 1992年经冯巩推荐赵保乐进入央视《艺苑风景线》栏目组从事策划工作。 但当时他仍属借调人员,编制问题亟待解决。 这时他求助老乡倪萍,最终在倪萍帮助下顺利调入央视。 此后赵保乐陆续主持《精彩十分》《欢聚一堂》等节目,以其独特亲和力赢得观众喜爱。 1997年他首次登上春晚舞台表演相声,2004年更担任春晚主持人,达到事业高峰。 转型主持人后赵保乐并未完全放弃相声本行,偶尔仍登台表演。 同时他也涉足影视表演,参演《闲人马大姐》等多部作品,展现多面才华。 如今赵保乐虽已年过花甲,仍活跃在荧屏前,继续从事热爱的主持工作。 回顾成长历程,从青岛曲艺团到央视舞台,从仓库蜗居到家喻户晓,赵保乐用坚持和努力实现人生跨越。 而妻子多年相伴、同行贵人相助,也成为他铭记于心的温暖记忆。 主要信源:(青岛新闻网——赵保乐:把快乐送给大家)

0 阅读:326

评论列表

阿陇

阿陇

2
2025-11-11 16:46

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妻子。

猜你喜欢

浅笑对风吟

浅笑对风吟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