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称将加速美国产能,呼吁大陆保证稀土供应,否则产能将瘫痪! (阅读前请点个

柳淮蕊 2025-10-27 19:26:29

台积电称将加速美国产能,呼吁大陆保证稀土供应,否则产能将瘫痪!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台积电首席执行官魏哲家最近表态,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入前所未有的1650亿美元资金,建设三座晶圆厂、两座先进封装厂及一个研发中心。今年和未来两年的生产线已经全部预定。 但他们往美国砸了这么多钱,也根本不是自愿的,而是被美国的政策逼的。 9月26日《华尔街日报》就爆了料,特朗普政府正酝酿新政策,要求芯片企业美国本土产量得跟进口量1:1,不达标就得吃高额关税。 台积电很清楚,北美市场占了他们70%的营收,苹果、英伟达这些大客户全在美国,真要是被加关税,家底都得赔进去。 可这1650亿美元砸下去,能不能达标还是个未知数,交银国际算过账,就算美国工厂2nm产能占全球30%,美国客户的需求还有40%得靠进口,到时候1:1的门槛还是够不着。 更别提美国给的补贴都是带条件的,技术得留在美国,数据得共享,这哪是建厂,分明是把核心产能押在了别人的地盘上。 魏哲家嘴上说布局是看“客户需求、地理弹性、政府支持”,可谁都知道,想从美国那拿好处就得听话。 任凭他们的算盘打得再精,也绕不开一个死结——稀土。 芯片制造看着再高精尖,骨子里也离不了稀土这种“工业维生素”,晶圆切割用的永磁主轴、封装环节的粘结剂,全得靠镝、钕、铽这些元素撑着。 而大陆手里攥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产能,这个月商务部还刚扩大了管制范围,17种稀土全被纳入,只要产品里中国稀土成分超0.1%就得申请许可。 台积电在美国建的工厂再先进,机器转起来就得靠稀土磁材,这东西美国自己根本造不出来。 加州那个MP Materials的Mountain Pass矿看着能产3.2万吨稀土,可连萃取分离都得运到中国四川做,本土高纯氧化物产能等于零。 印第安纳州倒是有个ReElement工厂,号称能产磁性级氧化物,可负债2.3亿美元,产能利用率还不到30%,连国防部认证都没拿到,根本顶不上用。 魏哲家说“生产线已全部预定”,可他没说这些预定的产能,全得靠大陆稀土喂着,就拿2nm制程来说,台积电本季度刚进试量产,良率看着不错,可生产芯片用的钕铁硼磁体,美国本土产能才5000吨,缺口70%得靠进口,而这些进口里八成来自大陆。 更要命的是重稀土,制造高性能磁体必须加镝和铽,美国自己没有,缅甸、蒙古的产量根本不够,最后还得找大陆买。 能源部早算过账,美国本土炼稀土的成本比中国高2.3到2.8倍,环保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压得企业喘不过气,就算想建替代产能,没个三五年根本起不来,台积电要是真跟大陆闹僵,等着它的很可能是产能瘫痪。 更讽刺的是,台积电一边往美国搬产能,一边还得靠大陆的技术和市场兜底。 魏哲家自己也承认,全球AI增长趋势不改,GPU和ASIC核心客户订单稳定,这些客户里不少都依赖大陆市场。 而且台积电的先进封装产能还吃紧,CoWoS封装技术的扩产计划得明年才敢公布,现在美国的封装厂还得跟本土企业合作,进度比计划慢了一大截。 反观大陆,不光稀土加工厉害,半导体产业链也在往上走,从设备到材料都在突破,台积电要是真把宝全压在美国,哪天大陆在稀土管制上再加把劲,它美国工厂的机器就算装好,也只能当摆设。 这事说白了就是台积电被美国的政策绑架,却又不敢切断与大陆供应链的脐带。 美国想靠《芯片与科学法案》把台积电的产能抢过去,打造“去中国化”的产业链,可它忘了芯片产业是个环环相扣的生态,不是建几个工厂就能搞定的。 稀土就是最关键的一环,大陆攥着加工和供应的主动权,美国折腾了半天,连个提纯厂都建不起来,还得靠从中国运半成品回去加工。 台积电喊着“产能独立”,却连最基础的原材料都解决不了,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对咱中国来说,这事倒是给咱们提了个醒,稀土这张牌的分量比想象中还重。 扩大管制范围的公告一出来,美欧科技企业立马慌了神,因为他们知道,就算能找到稀土矿,没有中国的加工技术和产能,照样玩不转。 这也让咱们更明白,供应链自主不是空话,从稀土开采、加工到下游应用,每一环都得攥在自己手里。 以前总说“芯片卡脖子”,现在看,咱们也有能让别人“卡脖子”的东西,这就是大国博弈的底气。 如此看来,台积电的这场“产能迁移闹剧”,暴露的是美国半导体本土化的困境,也印证了大陆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稀土现在就是高科技产业的“心脏瓣膜”,大陆让它跳,产业链才能转;大陆要是收紧,再牛的工厂也得停摆。 魏哲家的呼吁与其说是施压,不如说是认怂,毕竟千亿美元的投资再大,也顶不住一根稀土磁材的“卡脖子”。 这事儿也给所有依赖中国供应链的企业敲了警钟:别想着一边拿中国的好处,一边跟着别人反华,真把路走绝了,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

0 阅读:16

猜你喜欢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