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溢价,让巴西丢掉了已经到嘴的中国大豆订单?中国如果不买美国大豆,对于其他产大豆

文人学社 2025-10-23 10:03:32

高溢价,让巴西丢掉了已经到嘴的中国大豆订单?中国如果不买美国大豆,对于其他产大豆的国家来说应该是利好的消息,但巴西似乎要丢掉这个机会。 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暂停始于 2025 年 5 月,这一变动让巴西迅速占据市场优势。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8 月中国购入的 7331.24 万吨大豆中,巴西占比达 71.6%,美国份额降至 22.8%。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当时测算,全年对华出口有望冲击 1.1 亿吨的历史新高,供应链的顺畅更让巴西卖家信心倍增 —— 中国此前在当地投资建设的仓库、铁路和港口,已形成成熟的物流网络。 溢价的攀升成为订单转移的导火索。 南美收获季临近尾声时,巴西卖家已售出四分之三库存,却选择捂紧剩余货源等待涨价。 英国《金融时报》数据显示,巴西巴拉那瓜港大豆价格一度比美国墨西哥湾货价高出 66.1 美元 / 吨,创下近四年最高溢价纪录。 10 月上旬,溢价甚至飙至一蒲式耳 270 美分,远超合理区间。 荷兰合作银行曾提前预警,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和运费后价格已逼近巴西,过高溢价难以持续,但这一提醒未被重视。 阿根廷的政策调整恰好提供了替代选项。 9 月 22 日,阿根廷官方宣布暂时取消谷物出口预扣税,大豆出口税从 26% 降至 0,瞬间拉低了出口成本。 中国买家迅速响应,两天内敲定 10 船后续追加 10 船,总计 130 万吨大豆订单,这一数量相当于平时月均进口量的三分之一。 这些大豆 11 月即可装船,报价仅比芝加哥期货合约溢价 2 美元左右,性价比优势明显。 中国的采购策略早已埋下多元伏笔。 粮食安全考量下,中国始终坚持 “巴西主导、多国补充” 的供应链布局,从未依赖单一来源。 中国卓创资讯测算显示,使用阿根廷大豆压榨,每吨可产生 200 元人民币利润,这种成本优势推动订单快速流转。 1-7 月,中国从巴西购入 4226 万吨大豆的同时,也在持续深化与阿根廷、俄罗斯等国的贸易合作,为应对价格波动预留空间。 巴西卖家的心态转变发生在订单流失后。路透社采访显示,不少巴西豆农开始后悔囤货涨价的决定,眼睁睁看着阿根廷接走大批订单。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此前的乐观预期被打破,溢价过高导致的竞争力下滑成为现实问题。市场数据显示,溢价已随订单转移出现回落,部分贸易商开始主动下调报价以挽回客户。 这场订单变动折射出全球贸易的基本规律。 中国作为最大大豆进口国,采购决策始终基于性价比与供应链安全双重考量。 美国大豆因关税失去价格优势,巴西又因溢价让出机会,阿根廷则凭借政策调整抓住窗口期,每一步变动都由市场规律主导。 这种动态平衡中,没有永久的优势,只有持续适应市场的理性选择。 贸易合作的长久依赖信任与合理定价。 巴西大豆曾因供应稳定获得中国市场青睐,却在短期利益诱惑下偏离市场轨道。而中国的多元采购策略,既保障了自身粮食安全,也为全球产豆国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 从订单流向的转变中可以看到,尊重市场规律、维持合理价格,才是贸易合作得以延续的核心,这正是全球农产品贸易中最坚实的正能量。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文人学社

文人学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