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演员孙桂田花 2.6 万在北京故宫旁买了一个四合院,后来她又陆陆续续买了几套房,没想到,年老后,这些房子成了她痛苦的根源,80 岁的她仍无法安享晚年。 孙桂田这辈子,前半段是被生活追着打过来的,出身大户人家的好日子没过几天,父亲一走,家就塌了,十几岁的姑娘,从富养娇娇女变成了看人脸色的孤儿,吃不饱饭甚至得靠邻里接济。 为了活下去,她进了京剧团唱戏,不仅练功苦,生活更是一地鸡毛,两段婚姻,不仅没给她带来安稳,反而留下了三个要吃饭的嘴和一身的情伤。 为了养活这三张嘴,这位后来在屏幕上笑呵呵的“姥姥”,当年可是把脸面都踩在了脚下,只要能换钱,什么都干。 大冬天的,她在街头摆摊卖贺卡、卖那些零碎的小百货,一分钱一分钱地攒,有时候忙活一天,手冻僵了,看着兜里的钢镚,还得算计着明天的菜钱。 正因为这种深入骨髓的不安全感,当她手里终于凑出了两万多块钱时,她没听亲戚劝阻去买新楼房,也没有存进银行吃利息,而是一咬牙,买下了那个当时看来又破又旧的四合院。 她的想法很简单,也很心酸:她不想再带着孩子们流离失所,她得给这个飘摇的家,打下一个拔不走的桩子。她以为这是给孩子们留下的避风港,谁知道日后却成了割裂亲情的利刃。 在她意外闯入演艺圈之后,从《甲方乙方》里那个只有几场戏的农村大妈,到《家有儿女》里家喻户晓的姥姥,孙桂田火了,钱袋子也鼓了。 苦日子熬出头,她首先想到的还是补偿孩子,她开始像个只有笨办法的账房先生,试图用房产来平衡孩子们的关系。 给儿子买一套,儿子嫌小,那就再换套大的;女儿看在眼里不乐意,觉得既然男女平等,我也不能少,于是她又掏钱给女儿买。 她不停地买,不停地给,以为只要大家都分到了房,就能换来“兄友弟恭、母慈子孝”。 尤其是随着北京房价一路狂飙,当年那座用来“保命”的四合院,价值翻了不知多少倍,在这个巨大的财富诱惑面前,那点靠钱维持的表面和平瞬间崩塌了。 儿子们觉得,按照老理,这祖产必须是传男不传女;女儿却觉得委屈,自己常年照顾母亲出力最多,凭什么不能分这块大蛋糕?每一次家庭聚会,最后都会演变成脸红脖子粗的争吵。 那些话,像针一样扎在孙桂田心上,她拼了命守住的家,在孩子们眼里,只剩下了能变现的“平方数”。 在一场激烈的争执后,大女儿彻底与她翻了脸,不仅要断绝关系,甚至发誓不再登门,最让孙桂田心寒的一幕,发生在不久后的一次街头偶遇。 那天,她在街上远远看见了大女儿,她本能地停下脚步,眼神里带着期待,盼着哪怕是一个眼神的交汇,一句简单的问候。 可是,女儿就像没看见她这个大活人一样,冷着脸,目不斜视地从她身边走了过去。 那一刻,喧闹的街头仿佛静止了,孙桂田僵在原地,看着女儿远去的背影,终于明白,那座四合院带来的巨大财富,已经把这个家原本的温情彻底隔断了。 (主要信源:搜狐网——孙桂田: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花两万六,买故宫旁边的四合院)
